秋燥时节,中医养生茶饮指南 秋季,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由热转凉,万物

有壹说壹的 2024-11-10 15:40:19

秋燥时节,中医养生茶饮指南 秋季,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由热转凉,万物成熟而收敛。然而,秋季亦是燥邪当令之时,人体易感受燥邪而出现一系列干燥症状,如口干舌燥、鼻咽干痒、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中医称之为“秋燥”。针对秋燥,中医养生强调滋阴润燥、调养肺气,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可以有效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本文将介绍几款适合秋季饮用的中医养生茶饮,以助您安然度秋。 一、红枣桂圆茶——益气养血,温补心脾 组成:红枣5颗,桂圆5g。 功效: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桂圆味甘性温,归心、脾经,有补心脾、益气血、安神定志之效。二者合用,可益气养血、温补心脾,适用于秋季气血两虚、心悸失眠、面色苍白者。 泡制方法:将红枣去核,与桂圆一同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二、菊花枸杞茶——清肝明目,滋阴润燥 组成:枸杞4g,菊花3g。 功效: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二者相伍,可清肝明目、滋阴润燥,适用于秋季眼睛干涩、视物模糊、头晕目眩者。 泡制方法:将枸杞、菊花一同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焖5分钟后饮用。 三、桂花雪梨饮——润肺止咳,生津止渴 组成:雪梨1个(去皮切块),桂花2g。 功效:雪梨味甘性寒,归肺、胃经,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桂花味辛性温,归肺、脾、肾经,有温肺化饮、散寒止痛、止咳化痰之效。二者搭配,可润肺止咳、生津止渴,适用于秋季干咳少痰、咽干口燥者。 泡制方法:将雪梨块与桂花一同放入壶中,加水煮沸,转小火煮10分钟,滤渣取汁饮用。 四、百合杏仁茶——润肺止咳,润肠通便 组成:百合15g,南杏仁/甜杏仁10g。 功效:百合味甘性寒,归心、肺经,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杏仁味苦性温,归肺、大肠经,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二者合用,可润肺止咳、润肠通便,适用于秋季肺燥咳嗽、大便干燥者。 泡制方法:将百合、杏仁一同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焖10分钟后饮用,亦可煮沸后饮用。 五、麦冬沙参饮——养阴润肺,生津止渴 组成:沙参6g,麦冬5g。 功效:沙参味甘微寒,归肺、胃经,能养阴清热、润肺化痰;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效。二者相配,可养阴润肺、生津止渴,适用于秋季肺燥干咳、咽干口渴者。 泡制方法:将沙参、麦冬一同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焖10分钟后饮用,亦可煮沸后代茶饮用。 六、陈皮普洱茶——理气消食,燥湿化痰 组成:陈皮2-3g,普洱3-5g。 功效: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普洱茶味苦甘性寒,归胃、肝、大肠经,有清热生津、消食解酒、醒神透疹之功。二者搭配,可理气消食、燥湿化痰,适用于秋季食积不化、脘腹胀满、咳嗽痰多者。 泡制方法:将陈皮掰碎,与普洱茶一同放入壶中,加沸水冲泡,焖5分钟后饮用,亦可煮沸后代茶饮用。 结语 秋季养生,重在滋阴润燥、调养肺气。以上介绍的几款中医养生茶饮,均根据秋季气候特点及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而设计,具有针对性强、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特点。然而,茶饮虽好,亦需根据个人体质及病情适量饮用,必要时请咨询专业中医师指导。愿您在这个金秋时节,享受健康、品味生活。

0 阅读:7
有壹说壹的

有壹说壹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