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年,吴三桂麾下第一猛将马宝,兵败被俘后,康熙下旨凌迟。在3天的行刑过程中,马宝挨了上千刀却一声没吭,直到临断气时,他才吼了一声,顿时惊倒众人。 乱世出英雄,在那个年代都不为过,无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军阀,还是古代史上的群雄割据,都是在时代混乱中诞生的产物,人人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可奈何天下只能有一个共主,此等类似于优胜劣汰的景象和进化论颇有相同之处。 大明朝在嘉靖在位期间就已经是腐朽不堪,虽然百姓苦难、百官贪墨,但好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国家的框架还在,不至于一下就垮台了,其在位期间又出现了张居正这样的百年未有之人物,更是给病恹恹的大明打了一剂强心针,强行给这个王朝续上了近百年的寿命。 但这之后的情况就是急转直下了,嘉靖的孙子朱翊钧上位之后,其国内灾情不断、官吏贪墨成性、无不让人汗颜,这样的王朝离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而第一个打响起义旗帜的正式“闯王”李自成,我们今天的主角正是当时闯王旗下的一个小将军马宝。 马宝是个聪明人,虽然他没有经历过什么教育,但是其本身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各种道理摸得那叫一个清楚。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并非没有大视野,他曾在幼时就习武练拳,耍的一身好本事,他深知这个世界上还是拳头管用,就算现在用不上,以后也会用上的。 他想的确实不错,自从李自成发动起义之后,全国各地都响应了号召,就如我开头说的那样,人人都想在这样“盛宴”之中捞上一笔属于自己的利益,尽管最终的胜利者只有一个,但是站好队也可以让自己受益终身。 在他当时的想法中,闯入北京城的李自成显然是最有希望成为赢家的那一个,于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就此投奔他的部队而去。只是没想到,这场梦做的如此短暂,甚至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 李自成占据北京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他成为了全国起义军的众矢之的,甚至除了他们以外,还有曾经明朝的那些藩王也将他视为最大的敌人,很快的时间,坐拥北京的他就失去了自己的性命,而作为机会主义者的马宝,早就看出了这一点,跟随残部投靠南明去了。 当李自成占据北京城时,吴三桂其实是很头疼的,彼时的他率领着作为明朝仅存的最大武装部队,站在关塞边界,静等着消息传来,他其实什么都做不到,如今的他位置十分的尴尬,外有多尔衮,内有李自成,其形势不可谓不严峻。 但他没有办法,权衡利弊之下他只能保存实力,向关外的清军投降,并且大开山海关使其长驱直入北京城。被任命为平西王的他率领着清军继续南下平定叛乱。 其实他是不想当清政府的手下,毕竟他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还有着听从自己的军队,是可以做到不合作,但是为了手下人和自己的安全他把这颗心藏了起来。静等时机的到来。 在南下期间,吴三桂看中了马宝的领军实力,将其带在身边任命为大将军,并且希望在南方驻扎自己的军队,利用军队从此成为一方割据诸侯。 只可惜虽然旗下多骁勇将领终究还是没能完成自己藩王割据的愿望,清政府同撤三藩的举动让吴三桂大为恼火,决定以“复明”的旗号与清政府较量一番。 马宝就是在与清政府的战斗中被活捉的,其结局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他在经受凌迟之时未曾说过一句话,体现了他作为大将军的风范。还有一种是他在被押送的路上,偷偷的偷换了衣服逃了出来,并且和自己的儿子汇合,从此改名换姓,消失在世间。
1681年,吴三桂麾下第一猛将马宝,兵败被俘后,康熙下旨凌迟。在3天的行刑过程中
濮铭爱历史
2024-11-26 20:15:26
0
阅读:64421
用户95xxx70
满清没一个好东西
shxig 回复 11-27 12:49
除了香港岛,满清割出去的地都是自己在明朝领土范围外打下来的。满清再赔,也留给民国1100多万的国土。满清割出去的是他们自己的大好河山,不是你的大好河山。某些明粉最无耻,一方面不承认清朝是中国的王朝,一方面又不要脸的大喊清朝打下来的外东北蒙古新疆是自己的大好河山。一方面大骂清朝坏,一方面又大喊蒙古新疆真香。
陈和敏 回复 shxig 11-28 22:03
懂什么叫朝贡体系不?不懂的话去读下书,外东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满清是通古斯人,外东北地广人稀,只是给那些少数民族住一下,怎么就变成满清打下来的了,明朝可是对东北的少数民族好几次犁庭扫穴的
SousingTek
康熙真不是东西,一员猛将,各为其主,抓到杀就杀了,还凌迟
降龙十巴掌 回复 01-07 10:13
踏马的康稀!挨千刀的原来是他搞出来的![哭笑不得]
步云 回复 12-03 10:12
一个汉奸而已!
东山再起
满清统治很残暴。 但是后来对英法等列强却无比软弱。所以对他们真的没什么值得尊敬的。
用户70xxx49 回复 12-03 15:56
海军军费都挪用搞老佛爷之事,和日本天皇老贼发起带头和国民一起节衣缩食搞海军,形成鲜明对比。只比总吨位看起来不输,但实际上舰上武器差一代,dpm相差很大。国力没花在刀刃上。归根结底满清以对内压制汉人维持内部统治,宁愿对外赔钱,反正抽的都是老百姓的血。老百姓的主体也就是汉人。甲午赔偿使捉襟见肘的日本全国上下笑翻了。也大大强化了日本后面蓄力再侵华吃肉的野心。
tehgiee 回复 12-06 18:47
看清甲午海战,中国称为不败而败是为什么?是因为两国海军都损失很大,不是日军碾压北洋水师。致远是沉了,可吉野也失去了战斗能力。
笨笨
你倒是说临死吼了一句什么啊?
qq 回复 11-29 00:10
啊
开不了口 回复 11-30 22:01
痛快
黑丝带
各为其主而已
格瓦拉
清朝两百多年,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军事,民生等方面,真没什么发展,倒是在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方面很积极
火星幽灵 回复 11-29 12:23
误我华夏300年
用户10xxx40 回复 火星幽灵 12-23 21:11
自己废物,从宋以后就没啥发展了
蚂蚁
满清的凌迟,基本上都是对汉人。
李新华
要说清朝自已也是造反起家的,建州女真头子奴尔哈赤本就是大明龙虎将军,辽东总兵李成梁部下。
用户70xxx49 回复 用户49xxx48 12-03 16:04
不一定。发生了直接互相战斗是造反,但有的是属于前朝分离崩析,混乱好一段时间后,新朝没经过直接对前朝进攻,只是统一了乱局。
用户49xxx48 回复 11-29 16:31
新朝建立不都是造反吗
用户17xxx45
一个朝代内部武力越强盛,朝代末期越容易受到外族势力的侵略,因为内部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势力!
用户70xxx49 回复 12-03 16:07
给你换句简洁的:人越老了,就说明越接近死亡了,无力抵抗衰退。。。[呲牙笑]
没时间玩也不敢玩
满清实在不能恭维,对内甚于豺狼,对外媲美绵羊
周朝十八公
明后期朝政荒废,宗主昏闭,朝内一片蛆虫腐肉。这种状态早亡换新朝,人民才得解脱。张相续命而违,苦万民而益腐肉官场。纯浪费历史前进的动力!
三防牛老大
满清祸国秧民,早该起义。
用户27xxx62
吴家在辽东事实上已割据,投清也是这一目的,他没看明白,哪个一统的皇帝都不可能让臣子割据成为隐患。
桶量级选手
吴三桂造反虽然不得民心,但绝对是民族英雄的行为。
用户70xxx49 回复 12-03 16:09
如果反清成功,就是汉人英雄了,相当于卧薪尝胆。
用户16xxx96 回复 12-11 00:57
吴成功与否,都是民族败类。为一己私欲勾引异族屠杀同胞。自他打开山海关,就已经是民族罪人了。
了无痕
文不对题,发的都是Gp么
杀猪的汉子
满清就是一部屈辱的卖国史,鞑子误我中华!
蓝天
满清逆贼毁我大汉
snake
电视看多了。历史上之类都是嘴里堵东西的!!!难道让你喊我冤枉啊!或者各种口号
用户18xxx30
最惨的是马宝宝最后一声吼、被小便给贪污了。马宝宝不是被大清弄死的,是被小便给活生生气死了
用户18xxx30
马宝宝是被小便给憋死了[哭着笑]
奔五十的老实人
一个汉奸的兵痞有什么可称道的?
随风
我想说他喊了一句什么
孫越
能说说嘉定三屠就是他带的吗
文人墨客
吴三桂就是个废物,你起兵一路攻杀,军队还不猛增?打到长江还不拥兵百万???打了半天人马不增,还少了,说明什么,没得人心,响应的人不多…一路打到江南没得什么人心…你杀了皇帝,还想打出这个旗号??
用户16xxx38
跟错了人,给汉奸卖国贼卖命不值得。
用户10xxx66
🙏🙏🙏🙏🙏🙏
用户12xxx70
装B装到死最后还是没忍住………
非常心动
才开始打,吴三桂竟然病死了,天助满清
狼狈角色扮演
感觉此文怪怪的
用户10xxx79
但凡吴三桂晚死一年,说不定满清都挂了。
纯属/焦点
再怎么说清朝就是鞑子,外畜入侵,屠杀多少汉人多少国民,扬州十日,你们知多少。外族入侵你能有好日子。
傅唐火
智障文!
啄木鸟
明知会被凌迟,就是自杀也不能被活捉啊!
猜猜我是谁
狗屁不通
大漠孤骑
据说马宝带着陈圆圆隐居云南,现在云南山区还有马氏后人!
牵着刚子去打猎 回复 12-03 12:59
云南的马氏是郑和的亲戚,郑和原本就姓马
用户10xxx42
多鐸灭扬卅与日寇无异.史可法流芳千古!
怼死无良自媒体 回复 01-24 16:32
汉贼导演,居然拍了一个电视剧荒唐王爷,郭凯敏主演多铎。
用户10xxx66
🙏🙏🙏🙏🙏🙏
用户96xxx70
吴三桂跟康熙址上关糸了,哈哈
奕禧昵称秋枫
吳三桂追李自成康熙刚出世吧
用户18xxx47
汉奸最可恨!
1120737271
这是我不在场,具体什么情况我不起不清楚。
冲锋陷阵
痛死我了?
海阔天空
不过怎么说 没有清朝就没有这么大的版图。明朝那点版图 差很远
用户10xxx46
写些什么玩意?无聊
1120737271
这事我不在场,具体什么个情况我不清楚。
岳麓
汉奸都不得好死,狐兔死,走狗烹
用户66xxx98
成王败寇
桶量级选手
糠密是狼……
用户75xxx69
最蠢的就是吴三桂
momo
满纸万眼却说了个屁,驴唇对不上马嘴
用户13xxx92
你想表达什么,表达能力这么垃圾,就不要发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