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逝世,她这样走出人生的低谷

佳佳也想成长 2024-11-27 16:21:10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叶嘉莹一生坎坷,17岁丧母,52岁丧女,抱着善心嫁的丈夫让她遍体鳞伤。她说,难的时候也多次想过si,不过还是坚强的活下来。叶嘉莹教授面对大时代中的身不由己、不公和苦难,以大智慧化解,终成一代大家! [一R]剩将书卷解尘埃,弱德持身往不回 叶嘉莹说,“我是一个生来就属于所谓“弱者”的女性,我的一生可以说都是随命运的拨弄和抛置,但是我不跌倒,我要在承受之中走我自己的路。”叶老师有弱德之美,她的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而弱德是你承受,你坚持,你有自己的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 面对丈夫的咆哮欺凌,她全都默然接受,她说她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做任何争论。她从王安石的“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中放下了对丈夫的怨,选择把精神感情完全抹杀,不再为他烦恼。面对暴风雨,叶教授以风中芦苇而不是一棵大树的态度去面对。 [二R]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 叶嘉莹说,“自己的前半生是在命运推动下被选择的,结婚不是我的选择,去台湾不是,去美国不是,留在温哥华也不是,这是命运。”然而命运把她丢到哪个地方,她就在那个地方把该做的事尽力做到蕞好。 在加拿大用英文讲课,她不仅查生字教书看论文,还去旁听其它课程,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面对改变不了的处境,叶教授选择勇敢面对,专注做好当下能做的事,不想其它,而当她有条件时,她就遵从内心,主动选择回国教书。 [三R]以悲观的心情过乐观的生活,以无生的觉悟做有生的事业 叶嘉莹一生飘零,但她从不多说苦,只投入到热爱的诗词和教学中。她对古典文学饱含热爱,一讲课就神采飞扬。从1945年开始,她在讲台上站了超过70年,即便90多岁腰腿不便,但她依然坚持站着上课。 她说,“她追求的不是享受安逸的生活,而是要给年轻人打开一扇门。学古典诗词不能帮找工作,也不能挣钱发财,但学古典诗词可以使心灵不死。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如果心完全沉溺在物欲之中,对其他一切都不感兴趣,实在是人生中一件悲哀的事。” 叶老师向南开大学捐赠3568万元,但她个人对物质的要求却很低,她拒绝了大房子和保姆,吃住都很简单。她惜物,旗袍几十年保持如新,她注意为人师表的形象,不论何时都穿戴得体优雅。学生白先勇曾说,叶老师站在那里就是一个贵族。 莲实有心应不死,千春犹待发华滋,叶嘉莹教授千古[合十R]

0 阅读:1
佳佳也想成长

佳佳也想成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