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六代试飞这样久了,外国军迷除了研究他们的气动外形,还推测了很多信息,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确认,但是个人认为勾勒出我们六代机的基本特性。
第一,气动布局与隐身性能上,成飞六代机采用了全翼身融合、无尾三角布局的设计,取消了传统的垂直和水平尾翼,转而通过复杂的控制舵面和分裂襟翼实现偏航控制和减速。这种设计大幅提升了隐身性能,减少了雷达反射面积,同时优化了气动效率。 整体看起来,机身线条流畅,具备未来感,且采用了智能蒙皮技术,能够根据飞行高度和空间变化进行变形,甚至具备自动修复功能。这一方面从歼-20柔性蒙皮方面就能看得出来,成飞的工艺扎实的不得了。
第二,外界普遍认为成飞六代机配备了3台发动机,这种设计在现代战斗机中非常罕见,三发并联的动力系统不仅增强了推力,还支持高超音速飞行能力,使其能够在临近空间执行任务。
至于发动机构成,有两大观点,一是3台WS15;二是2台WS15+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TBCC)。 笔者认为可能就是三台TBCC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至于旋转爆震发动机等发动机可能留给七代机了。
第三,成飞六代机是最高速度可超过2.2马赫的歼-20伴飞的,考虑它的气动外形和动力组合,至少也能在2.9马赫至3.9马赫高超音速飞行,通过无尾翼设计和先进的控制系统其可以实现高超音速飞行和超高机动能力。
当然,六代机最显著的特点“空天一体”也在成飞六代机上体现,按照设计成飞这款战机应该具备宽速域和宽空域飞行能力,能够在临近空间执行任务,甚至可能具备跨大气层作战能力。
第四,第六代战机的特征最明显的还是有人和无人切换,具备高度的智能化,成飞六代机集成了人工智能辅助或主导的飞行控制系统,能够与“忠诚僚机”(如攻击-11无人机)协同作战,提升战场生存能力和任务执行效率。
在执行任务方面,其可以参与空战、电子战、轰炸、指挥等方面,这从航展上多次展示的透明模型就可以看出来,其中布置了大量的电线,发电量和耗电量很高,就是为了拆解敌方战术体系,为搭载新型态势感知和攻击装备预留能力。
第五,成飞六代机的体型很大,并且武器舱设置也很富裕,预计可以搭载远程空对空导弹(如PL-21)和短程空对空导弹(如PL-10)等,当然新型的激光制导导弹,反辐射无人机等各类飞行器也是可以被“塞入”内部武器舱。
第六,续航方面,在没有加油机的支持下,至少5000至8000公里之间,因为歼-20的航程大约在5500公里,美国B-21轰炸机的航程约为9000公里,它出现还是为了补齐我们中程轰炸机级别的远程打击能力,至于实际航程,等待官宣吧。
……
当然这些都是猜测,就当留个纪念吧。个人感觉实际可能比猜测的还要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