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九十三岁时,有人求画,因润笔费少,齐白石只画了三片咸鸭蛋,对方嫌太素,齐白石又加了个苍蝇,2007 年,这画竟卖出高价。 齐白石,1864年出生于湖南湘潭的一个普通农家,从木匠到画家,他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少年时的他以雕花木匠为生,却在20岁左右开始接触绘画和篆刻,从此踏上艺术之路。 齐白石的绘画风格与传统文人画大相径庭,他偏爱用浓墨重彩描绘乡野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如瓜果蔬菜、鱼虾草虫,甚至老鼠和苍蝇,这使他在艺术圈内饱受争议。 他并非科班出身,也没有家世背景支撑,初到北京时,生活清苦,语言不通,加之出身木匠,更是让他在画坛受到歧视。齐白石并未因此改变自己,他用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渐从一名乡间艺人成长为一代国画大师。1949年后,他的艺术得到了新中国的认可,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画家。 1953年,一个普通的秋日,齐白石的家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这位访客衣着朴素,神情恭敬,怀揣着对齐白石的敬仰,带着仅有的两块钱敲开了齐老先生的家门。彼时,齐白石已经93岁高龄,因身体原因,他每日接待求画的时间有限,门外等待的求画者早已排起了队。 访客小心翼翼地掏出两块钱,双手递到齐白石面前,语气中带着一丝羞涩:“先生,这是我全部的积蓄,还请您赐我一幅画。”齐白石低头看了看对方递来的钱,微微蹙眉。他没有立刻接过,而是稍作沉吟,随后从桌边拿起画具,平静地说道:“坐下等一会儿。” 齐白石提笔蘸墨,寥寥几下,纸上便出现了一只精巧的盘子,盘中盛着薄薄的几片咸鸭蛋。他的动作从容不迫,每一笔都显得游刃有余。作画完毕,齐白石放下毛笔,把画纸轻轻推向访客:“两块钱,就值这么多。”语气中听不出情绪,但画纸上的内容却透露出齐白石对润笔费的“斤斤计较”。 那访客接过画,满怀期待地打开一看,顿时表情有些复杂:画面简洁到让人哭笑不得——画上仅有一盘咸鸭蛋,色调简单,构图单一。他一时语塞,却又不敢多言。毕竟,这可是齐白石亲手作画,即使简陋,也有其艺术价值。咸鸭蛋的寒酸与单调始终让他难以释怀。 犹豫片刻后,访客还是鼓起勇气,带着几分试探语气说道:“先生,画作确实好,但……能不能再稍微加点内容?”齐白石抬起眼,扫了他一眼,并未立刻答话。片刻之后,他不紧不慢地提起毛笔,站在画案前,稍作思考,然后执笔点画几笔。动作依旧稳重而流畅,但看似随意的几笔却给整幅画增添了一种诡异的氛围。 访客抱着期待的心情凑近画纸,再次审视画面,结果却愣住了——画上多了一只苍蝇。这只苍蝇趴在盘子边缘,栩栩如生,甚至可以看到腿上的绒毛,连翅膀的纹理都清晰无比。访客瞬间怔住了:一盘本已简单朴素的咸鸭蛋,竟然配上一只苍蝇,这让整幅画看起来既怪异又让人难以接受。 现场的气氛变得有些尴尬。访客想说点什么,但最终什么都没说。他知道,这画已经是齐白石的“回应”。带着满腹的无奈和复杂情绪,他接过这幅画,深深鞠了一躬,默默地离开了。齐白石则将画案整理好,平静地继续处理其他事务,仿佛这一切只是生活中的普通一瞬。 几年后,这幅画在拍卖会上露面。起初,当拍卖师揭开画作时,现场一阵低声讨论,人们对这样一幅画的艺术价值心存疑惑:几块咸鸭蛋和一只苍蝇能拍出什么价? 当专家拿起放大镜,逐一展示画作的细节时,场内气氛瞬间改变。人们惊讶地发现,那只苍蝇的精细程度远超想象:腿部的绒毛、翅膀的透明感甚至是趴在盘子边缘的真实触感,都仿佛是从现实中借来一般。全场顿时沸腾了,这幅画因其细节的精湛处理而价值倍增。 最终,这幅本以简陋著称的画作拍出了51.75万元的高价。这让人们重新认识了齐白石的艺术造诣:他看似随意的一笔一划,其实蕴含着极高的技艺与深厚的功力。齐白石用一只“苍蝇”告诉世人,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画中题材,更在于细节表现和背后的匠心精神。 齐白石的性格和坚持让他从木匠走向艺术巅峰。他不仅以绘画闻名,更是一位颇具商业头脑的画家。在当时普遍将“卖画”视为不耻之举的画坛,他却敢于明码标价,公开定价,从不因交情让步。他的“抠门”与执拗,并非贪财,而是对自己艺术价值的清醒认识。这种精神也让他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了独特地位。 齐白石于1957年去世,享年93岁。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从一名手艺人到画坛巨匠,他用自己的画笔书写了不屈的生命篇章。他的作品在他离世后依然备受追捧,不断刷新拍卖价格记录。而那幅《咸鸭蛋与苍蝇》,更是成为齐白石性格与艺术态度的最佳注解。
齐白石九十三岁时,有人求画,因润笔费少,齐白石只画了三片咸鸭蛋,对方嫌太素,齐白
马二历史趣闻
2025-02-02 09:42:47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