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4日,印度卡纳塔克邦古马塔普拉村迎来年度“泼粪节”(Gorehabba),上千村民赤膊上阵,互相投掷牛粪祈福。这场以“净化身心、驱邪迎福”为名的传统狂欢,因美国博主亲身体验后发布的“史上最‘粪’节日”视频引爆社交媒体,视频中牛粪满天飞、参与者无人佩戴口罩的场景,令全球网友直呼“震撼”。

泼粪节通常在印度排灯节后举行,是当地库鲁巴人(Kuruba)部落延续数百年的传统。节日当天,村民提前数日收集牛粪,堆放在村庄中央广场,形成数米高的“粪山”。随着祭司吟唱咒语并抛洒第一团牛粪,现场瞬间沸腾——男性村民赤膊冲入粪堆,徒手抓起牛粪向同伴投掷,女性则在一旁击鼓助威。据估算,单日消耗牛粪超10吨,参与者平均每人被砸中15公斤以上。
“被砸中的次数越多,来年越幸运!”村民辛格尔兴奋地表示。他特意从外地赶来,带着表弟体验这一“神圣仪式”。现场甚至有村民跳入粪坑打滚,认为这样能彻底“洗去厄运”。节日尾声,村民将剩余牛粪与茅草焚烧,烟雾缭绕中,人们相信灵魂已获净化。

泼粪节的宗教根源可追溯至印度教神话。据传,湿婆神的坐骑是一头白色瘤牛,而《摩诃婆罗多》中记载,毗湿奴的化身黑天曾以牧童身份守护牛群。牛在印度教中被视为“神的化身”,其排泄物亦被赋予神圣意义——村民相信牛粪能驱魔辟邪、治愈疾病,甚至有人将牛粪涂在房屋外墙以祈求“冬暖夏凉”。
然而,这一传统与现代卫生观念严重冲突。牛粪中含大肠杆菌、寄生虫卵等病原体,直接接触可能导致皮肤感染、肠胃炎甚至败血症。今年9月,古马塔普拉村曾因牛粪在封闭大棚中发酵产生有害气体,导致数百人中毒送医。尽管如此,村民仍坚持“神圣高于科学”,称“牛粪是大地母亲的礼物”。

美国博主杰克在体验后发布视频,直言“再也不会参加”。他描述道:“我穿着防护服仍被砸得满身是粪,而当地人直接用手抓,甚至跳进粪坑!”视频引发网友热议,部分人认为“应尊重传统文化”,另一些人则质疑“卫生风险是否值得”。德国网友评论:“这简直是行为艺术!”而印度网友反击:“你们不懂,这是我们的信仰!”
事实上,印度对牛的崇拜已渗透至社会各层面。莫迪政府曾推出《防止虐待动物法》,禁止屠牛、贩牛;印人党高官甚至宣称“牛粪芯片可防手机辐射”“牛尿能治新冠”。牛粪经济在印度蓬勃发展,从燃料、建材到牙膏、肥皂,甚至被制成“牛粪饼干”售卖,一盒约合人民币17.8元。

印度文化学者拉吉夫指出:“泼粪节是农耕文明的遗产,牛粪象征丰收与净化。但政府需加强卫生监管,避免群体性健康危机。”他建议将节日移至开阔地带,并提供消毒设施。
公共卫生专家则警告:“牛粪中的病原体在密闭空间易通过气溶胶传播,类似中世纪‘黑死病’的传播方式。”他们呼吁将传统仪式与现代防疫结合,例如用干燥牛粪粉替代湿粪,或要求参与者佩戴口罩。

尽管争议不断,古马塔普拉村仍计划扩大节日规模。村长表示:“明年将邀请更多外国游客体验,让世界看到印度的独特文化。”然而,随着全球化深入,年轻一代对泼粪节的态度逐渐分化。25岁的村民阿尼尔坦言:“我喜欢节日的热闹,但希望未来能更卫生。”
这场牛粪狂欢,既是印度传统文化活力的体现,也是全球化时代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缩影。如何在尊重信仰的同时保障公共健康,或将成为印度社会未来需面对的长期课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