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30日,第一届政协会议选举产生新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离全票当选仅差一票,而未投票者直到多年后才被人得知。1949年9月30号,就是开国大典头天下午,中南海怀仁堂里挤得满满当当的。第一届政协会议正在这儿忙着一件大事——选新中国的国家领导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科院院士们闲聊时提到个冷知识:"当年老张头没给主席投票啊!"这话让在场的人耳朵都竖起来了——原来困扰大家三十多年的谜底,竟是那位曾帮解放军进北平的民主人士张东荪。 时间倒回1949年9月30日下午三点,中南海怀仁堂里热得像蒸笼。576位代表攥着选票的手心都沁着汗,他们正在决定新中国的首任国家主席。当工作人员把选票收进红木匣子时,角落里有个穿灰布长衫的老先生,把空白选票折了又折,最后塞进了衣兜。 数票现场闹了个大乌龙。监票员小刘数了三遍还是575票,急得直搓手:"该不会是主席自己没投?"周总理的警卫员赶忙摆手:"我亲眼看见主席在选票上画圈的!"这话让在场的人都倒吸凉气——难道真有人不选毛主席? 消息传到休息室,毛主席正端着搪瓷缸喝茶。听说差一票,他噗嗤笑出声:"少一票算啥?天又不会塌!"转头就跟朱德聊起了明天的阅兵式,好像这事跟他没关系似的。可外头早炸开了锅,代表们交头接耳:"哪个没良心的?"但谁也不敢大声问。 要说这老张头,当年可是北平城里的风云人物。傅作义守着北平那会,他冒着枪子儿两头传话,硬是劝得二十万守军开了城门。可这老头犟得很,总觉得"中间路线"能救国。开选举会前夜,他躲在宾馆房间里直叹气:"这选票投也不是,不投也不是......" 第二天开国大典,张东荪站在观礼台上,看着红旗漫卷却笑不出来。他兜里那张空白选票像块烙铁,烫得他坐立不安。直到三十年后女儿说漏嘴,这个秘密才被揭开。有人说他糊涂,也有人觉得他实诚——毕竟在那个年代,敢不随大流的人真没几个。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当年您在场,会怎么看待这张"消失的选票"?是觉得老张头太固执,还是佩服他敢坚持己见?评论区聊聊您的看法!
1949年9月30日,第一届政协会议选举产生新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离全票当选仅差
明月看历史
2025-03-11 00:15:07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