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莆田长达一个月的闹元宵年俗中,有一个叫打铁球的年俗在涵江区白塘镇一带非常盛行,已经传承几百年,与撞火、冲火、踏火的年俗活动一样,都是为了纪念戚家军的英勇精神沿袭至今。铁球为周身有刺状,拳头大小,重有一斤,当铁刺接触到后背皮肤,会有痕迹。打铁球起源于明嘉靖年间,当时倭寇入侵莆田,民众为鼓舞抗倭斗争,采用自残式训练,赤身坐刀轿,以铁球击背,高呼“宁流血不流泪,宁战死不苟活”的口号,展现的是英勇无畏的气魄,鼓舞士气。通过身体的痛感,再现当年将士“以痛止战”的决绝,唤醒人们的抗倭记忆。莆田打铁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活动,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通过这种方式,莆田人铭记历史,凝聚力量,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打铁球者是经过多次训练的前提小,具有一定的技巧,切勿模仿。@莆田发布@头条旅游@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在莆田长达一个月的闹元宵年俗中,有一个叫打铁球的年俗在涵江区白塘镇一带非常盛行,
官姥爷过周一
2025-03-16 23:57: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