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敏读博感悟》第53篇,这个系列合集见笔记结尾👇🏻
博士毕业两年了,今天想和大家唠唠当年我为什么选择读博以及我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纯唠嗑纯心里话纯主观)。
◾️关于我当年为什么选择读博:
一言以蔽之,本科的时候学生思维还很重,觉得学习成绩好就应该读博不读可惜了,而且以为学习成绩好的搞科研也差不了,就顺其自然保研直博了。
结果后来读了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能不能读博/读不读得下去/读得怎么样和学习成绩没多大关系。后来也听说了很多别人的故事验证了这一点。比如我本科的一个朋友保送到top2也是直博,结果后来是转硕了还是退学了。这种故事我第一次听的时候也很震惊,但其实随着读博的推进,这种事在我眼里越来越正常越来越可以理解。
🔺所以其实最需要纠正的一种关于读博的错误想法就是:成绩好的学生最适合读博或者就应该读博,或者读博读得肯定不会差之类。很多学生读博读得痛苦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他们被这种思想绑架对自己寄予过高的期望,或者背负了太多周遭环境给自己的这种期望。一旦期望和现实相悖,就很容易把所有错误归咎于自己,怨恨自己不争气怎么越混越差种种。
只有读过博的人才会明白:
🔺读博的结果,是个人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我们往往过分夸大了个人努力而忽视了环境的作用。还是学生思维以为只要自己拼命努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或者一旦发现结果很差就把责任全部大包大揽到自己身上。这都是错误的想法。
◾️关于是否推荐大家读博:
平时在科研咨询和辅导过程中很多学弟学妹会问我他们要不要读博。
关于是否推荐读博,我知道这个话题一出来肯定是很有争议的。你问任何一个读过博的人他给你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这就对了。因为大家各自的读博经历都不一样,由于缺了什么而导致读博读得很痛苦的人肯定会和你强调他缺的这个东西很重要。
所以接下来关于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过我的感悟可能会比别人更多一点,因为这不止来源于我自己的读博经历,也结合了这两年来找我咨询和辅导过的学弟学妹们的经历。
🔺什么情况适合读博?我认为主要看两点:个人自身+外部环境。(下篇已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