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到现在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3年多的时间,俄军也在这场战争中获取到了不少的战果。 而俄方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经验也提醒了中国,打败美国的最佳途径,就是不妥协。 这场俄乌冲突的性质,其实是北约不断东扩后,俄罗斯不能接受北约东扩到自己家门口,从而进行的一次军事行动。 在冷战结束后,北约就在不断的东扩。 先是苏联的各卫星国,包括统一后的东德、波兰等国家。然后是“波三小”这些距离俄罗斯比较远的前苏联加盟国。 再然后,从2014年之后北约就一直在鼓动乌克兰这个斯拉夫国家加入。 要知道乌克兰可是和俄罗斯有着2000公里左右的边界线长度,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那北约就能在这2000公里的距离上部署军事力量。这对俄罗斯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面对加入北约倾向越来越强的乌克兰,俄罗斯最终在2022年选择了挑起俄乌冲突,以军事手段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 从这场战争的成果来看,俄罗斯的行动颇有成效。现在俄罗斯不仅占领着东乌克兰四州和克里米亚半岛,还使得北约各成员国对于乌克兰加入北约非常忌惮。 站在俄罗斯的立场上,挑起俄乌冲突最好的结果自然是控制基辅,推翻乌克兰现政权,支持一个亲俄罗斯的乌克兰政府上台。 如此一来整个乌克兰都能成为俄罗斯和北约的缓冲区,俄罗斯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挑起俄乌冲突最差的结果,无外乎是俄罗斯连一寸乌克兰的土地都没占下来,然后和乌克兰在边境上“轮战”。 但是和乌克兰进行边境轮战,总好过乌克兰加入北约后,俄罗斯和北约进行“边境轮战”。 如果没有俄罗斯打的这场俄乌冲突,北约方面介于以前东扩的经验,是真的有胆子让乌克兰加入北约。 但有了这场俄乌冲突,北约方面至少明白了俄罗斯是真敢挑起战争的,对于乌克兰加入北约谨慎了很多。 其实说到北约东扩的问题,此前北约能顺利的东扩,一大原因是俄罗斯心存侥幸。 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爆发之前,俄罗斯方面其实比较“亲美”,也曾一度希望加入北约,甚至是多次申请加入北约。 诸多欧洲国家能加入北约,也是俄罗斯在冷战结束后几十年不断纵容的结果。
但俄罗斯纵容北约的结果我们也看到了,那就是“战线”一天天的推进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反而是俄罗斯选择挑起俄乌冲突,阻挡了北约的进一步东扩。 可见在对抗美国这件事上,能战方能止战,要随时做好开战准备才能避免战争。
其实俄罗斯要对抗北约,从时间上来说是效果越早越好。 现在的俄罗斯打俄乌冲突,战线直接就在自己家门口。并且在俄罗斯打乌克兰的时候,芬兰、瑞典方面抓住机会也加入北约了,北约在此次俄乌冲突中也有一定的“北扩”。 如果在上世纪末,俄罗斯能用军事手段或别的什么手段阻止北约东扩,说不定能保住波兰,阻止波兰、波三小、罗马尼亚等国家加入北约。 更早之前,如果苏俄能坚定的阻止东德和西德统一,并加入北约,说不定今天的德国依旧是北约和俄罗斯对抗的前线和缓冲区。 俄罗斯一直到2022年才打俄乌冲突,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现在北约和俄罗斯对抗的前线成为了乌克兰这个斯拉夫国家。 如果俄罗斯能阻止“波三小”、波兰甚至是东德加入北约,那么今天的乌克兰,或许也不至于和俄罗斯反目成仇,双方在经济和产业结构上会有更多合作,俄罗斯今天在国防和经济上的情况,可能都会好很多。 可以说正是因为俄罗斯此前对北约心存侥幸,底线一降再降,才导致了其被北约一步步的“切香肠”,以至于到今天被北约堵在家门口。 相比较之下,中国在这一点上其实做得远比俄罗斯好。 在1950年的时候美军登陆朝鲜半岛,志愿军直接就入朝参战了。1996年美国挑起台海危机,解放军也是做好了武统的准备。 到2016年,美国挑起“南海仲裁案”,希望用军事手段强迫中国放弃在南海的岛礁,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是做好了开战准备,美军敢动手解放军就敢打回去。 正是因为解放军做好了“拼命三郎”的架势,不像俄罗斯一样底线一退再退,中国才能保住朝鲜、台岛以及南海。
如果中国也像俄罗斯一样对美国心存侥幸,自己的底线一退再退,估计今天的中国就会面临一个被韩国统一且被美国驻军的朝鲜半岛、一个敢直接公开叫嚣“台独”的台岛和美国,以及菲律宾、印尼、越南等国家敢直接和中国军事对抗,抢夺岛礁的南海。 而中国在强硬对抗美国的时候,都是自己的军事力量还远弱于美国的时候。 1950年、1996年以及2016年,中国的军事力量和美国的军事力量有非常明显的差距。 在这种差距之下中国敢战、能战,最终才能止战,保证了自己良好的外部环境。 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果之后中国的军事力量没有发展起来,中国也能保证本土的安全。 如果中国的军事力量发展了起来,中国就能把美国的影响力往外推,然后以亚太为基础向外扩张影响力。 所以在对抗美国这件事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想着“我弱小所以底线只能退让”。
只要你退让一步,美国不仅不会见好就收,反而会加强对你的压制。只有敢战、能战,才能保证美国不敢太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