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美国一男子被查出癌症晚期,寿命仅剩3个月,谁知3个月后一检查,癌细胞

何仪聊 2025-04-30 17:44:08

2016年,美国一男子被查出癌症晚期,寿命仅剩3个月,谁知3个月后一检查,癌细胞竟然消失了,而他的治疗方式让医生大呼神奇。   2016年秋,乔·蒂彭斯站在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诊室里,耳边回荡着医生的宣判:小细胞肺癌晚期,癌细胞已扩散至肝脏、骨骼和脑部,生存期可能只有三个月。他攥紧拳头,目光扫过墙上的挂钟,秒针滴答作响,像在倒数生命的尽头。 那一刻,这个183cm的硬汉,体重已从105kg暴瘦到48kg,镜子里的人仿佛只剩一副骨架。他低头看向自己的健身手环,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提醒着他——他还有未完成的事。 乔不是轻易认输的人。确诊后,他迅速投入MD安德森的治疗,化疗室里冷白的灯光刺得他睁不开眼,TOMO螺旋断层放疗系统嗡嗡作响。每周五次化疗,每次持续6小时,乔咬牙坚持,但身体却像被抽干了力气。 2016年12月,医生坦言,常规治疗效果甚微,癌细胞仍在肆虐。乔回到休斯顿的家中,推开书房门,目光落在书架上——一本破旧的兽医手册赫然在目。那是他几年前为自家宠物买的,里面夹着一张关于芬苯达唑的说明书。 芬苯达唑?一种给狗驱虫的药?乔皱起眉头,脑海里闪过一丝荒诞。他打开笔记本电脑,敲下关键词,开始疯狂搜索。他翻遍了医学文献数据库、红迪网论坛,甚至暗网上的患者自救群。 2017年初,一则帖子引起了他的注意:一位兽医在博客中提到,芬苯达唑可能通过抑制微管蛋白扰乱癌细胞分裂,类似化疗药物长春新碱的作用。乔心跳加速,又查到2018年《Scientific Reports》的一篇论文,证实芬苯达唑能激活p53通路,抑制癌细胞的糖代谢。他喃喃自语:“这玩意儿……或许真有用?” 2017年3月,乔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自费购买芬苯达唑,开始自主治疗。每天1克,相当于20公斤狗狗剂量的四分之一。他还搭配了维生素E(1000IU)、全谱系CBD油和姜黄素,这些都是他在患者论坛里“扒”来的“偏方”。 他把每一次服药的反应都记录在手写笔记本和电子表格里:剂量、时间、体重、甚至夜间盗汗的频率。妻子起初以为他疯了,劝他别拿命开玩笑,但乔只是笑笑:“我已经没退路了。” 奇迹在悄然发生。第二周,乔发现夜间盗汗消失了,凌晨不再被湿透的床单惊醒。第六周,他拖着虚弱的身体走进MD安德森,PET-CT结果让医生都愣住了:肿瘤代谢值下降了30%。第十周,血液检查显示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降至正常范围。 乔站在检查室里,手里攥着报告单,眼眶湿润。他想起确诊时的绝望,那时的PET-CT最大SUV值高达18.7,几乎是恶性肿瘤的铁证。而现在,癌细胞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2017年5月,复查结果彻底颠覆了所有人的预期:乔体内已检测不到癌细胞。医生Dr.Smith推了推眼镜,反复核对影像,低声说:“这……几乎不可能。”乔却清楚,这不是“奇迹”,而是他用命换来的翻盘。 2024年8月,澎湃新闻的一篇深度报道将乔的故事推向高潮。报道提到,2016年参与可瑞达临床试验的417名患者中,只有乔实现了完全缓解。 科学家至今无法解释这一“代谢悖论”,质谱分析甚至发现乔使用的CBD油中含有罕见的大麻萜酚CBG-V。乔却不理会这些术语,他更在乎每天清晨在休斯顿纪念公园的慢跑。阳光洒在草地上,他戴着健身手环,步伐轻快,体重已恢复到85公斤。每迈出一步,他都在告诉自己:活着,真好。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2024-08-12《癌症患者吃“狗药”,三个月后肿瘤消失!狗药”究竟是药是毒?》

0 阅读:0
何仪聊

何仪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