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总在为还没发生的事过度担忧,却忽略了眼前正在流淌的生活—— 1. 把“未发生”当“已发生”消耗自己 总在脑海里预演最坏的结局:担心项目搞砸、害怕关系破裂、焦虑未来失控…… 这些想象中的“麻烦”像无形的巨石,还没落地就压得人喘不过气。 2. 用“焦虑”代替“行动” 纠结“如果做不好怎么办”,却迟迟不肯迈出第一步。 越拖延越内耗,最后陷入“想太多→不敢做→更焦虑”的死循环。 3. 把“结果”看得比“体验”更重 旅行时惦记工作消息,吃饭时想着待办清单,连休息都带着负罪感。 仿佛人生是场必须“赢”的竞赛,却忘了沿途的风、碗里的饭、身边人的笑,才是活着的证据。 试着把顺序倒过来吧: 先认真吃好一顿饭,再去想工作方案; 先感受当下的呼吸,再规划遥远的目标; 先允许自己“做不好也没关系”,再慢慢靠近想要的生活。 毕竟—— 昨天的雨打不湿今天的衣,明天的风也吹不到此刻的你, 把目光放回“正在发生”的瞬间,焦虑就会像阳光下的雾气一样,慢慢消散。 现状与焦虑 焦虑行为 生活焦虑 无由来的焦虑感 对未来的思虑 人生焦虑 过度担心
他们总在为还没发生的事过度担忧,却忽略了眼前正在流淌的生活—— 1.把“未发生
湖贵说人啊
2025-05-01 08:16:34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