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陈忠实耗时5年写出的《白鹿原》确定要发表了,编辑问:“你是要稿费还是

烟雨任风散 2025-05-02 14:19:09

1993年,陈忠实耗时5年写出的《白鹿原》确定要发表了,编辑问:“你是要稿费还是版税?”当时穷的吃了六年馒头咸菜的陈忠实愣了一下,随口说了句:“你说咋弄就咋弄”。 那时候,中国文学界正经历改革开放后的兴盛时期,各种文学思想活跃。 贾平凹的《废都》、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作品陆续发表,引起很大轰动。 身处在这样的大时代里,44岁的陈忠实却非常焦虑。 作为陕西作家协会主席,他想写一部能“带进棺材”的经典作品,但一直找不到灵感。 看到贾平凹和路遥获得成功,他一方面替朋友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感到压力很大。 最终,他下了个狠心:放弃了铁饭碗,回到老家,一心一意写东西。 走之前,他对妻子说了这样的话:“要是写不出什么名堂,我们就回去养鸡。” 回到家乡白鹿原后,陈忠实的生活变得非常简朴。 老房子条件很差,冬天寒冷,夏天闷热,他就在吃饭的桌子上埋头写作,常常一写就是几个钟头。 为了尽可能真实地展现那段历史,他广泛查阅各种资料,拜访了许许多多的乡亲们,甚至专门用了两年的时间收集写作素材。 那段时间,生活很艰难,他缺钱少物,心里也很孤单。 更难的是,妻子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常常劝他别坚持了。 还问他:“如果写不出来,怎么办?” 陈忠实很坚决地说:“写不出来我就回家养鸡去。” 1988年,陈忠实正式开始写作,仅仅用了八个月就写出了第一稿。 为了追求完美,他又用了整整四年时间,不断修改完善。 在这期间,他的投稿屡屡受挫,很多出版社都不认可这部作品的价值。 直到《当代》杂志同意刊登,他才稍微感到安慰,并获得了几千元的稿费。 1993年,陈忠实的人生迎来重大转折。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阅读他的书稿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赞其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 在讨论出版细节时,陈忠实对稿酬和版税的差异并不清楚,只是老实地表示:“你说杂弄就杂弄。” 出版社的编辑为他选择了10%的版税分成方式,这个看似随意的选择,后来为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改变了他的生活。 《白鹿原》一问世,立刻引起巨大反响,到处都在抢购,想买都难。 陈忠实也因此迅速走红,从一个不为人知的作者,一下变成了备受关注的著名作家。 但成功也带来了麻烦,书中有些直接、大胆的描写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甚至差点被禁止出版。 为了能够得到茅盾文学奖,他不得不忍着心痛删掉了五万多字,这对他来说,损失真的很大。 即便经历了一些波折,《白鹿原》还是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它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话剧等多种我们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还成为大学校园里推荐阅读的经典书目。 凭借这部作品,陈忠实先生在2006年获得了455万元的稿费收入,在作家富豪榜上名列前茅,位居第13位。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烟雨任风散

烟雨任风散

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期待与您共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