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杜里尔YFQ-44A,单发单垂尾正常式布局,技术上实在没什么可聊的。写点别的。

初瑶评科技 2025-05-02 16:58:39

安杜里尔YFQ-44A,单发单垂尾正常式布局,技术上实在没什么可聊的。

写点别的。

未来无人战斗机,不是洛马不是格鲁门,这个安杜里尔是谁?

一家2017年才成立的技术公司,怎么能做这个项目?

这是一场结构性转变的开端。

美国军工开始硅谷化了。

传统军工企业项目周期长、成本高、过度依赖政府合约、软件更新极慢。

安杜里尔代表硅谷风格军工的逻辑。自己筹资,先造出产品,再卖给军方。以软件平台为核心,用硬件当外壳。快速迭代,快速实验,快速生成战场部署能力。

YFQ-44A并不是他们的第一次。更早前,安杜里尔靠围墙上的AI传感器、Lattice系统,拿下了美墨边境合约,再通过反无人机系统、战场侦测项目打进军队视野。相比之下,那些军工巨头仍然在提交PPT、等合同审批、忙着和国会谈预算。

那么安杜里尔到底是啥?

创始人帕尔默·拉奇,Oculus VR头戴显示器创始人,21岁把公司卖给扎克伯格拿下20亿刀(不详说了,这是另一件事);22岁因立场太川普,被硅谷主流驱逐;23岁再创业,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自家车库造军用AI围墙,送给美墨边境巡逻队试用,不收钱。

人设:技术宅+反叛

公司取名为安杜里尔,《魔戒》中那把打碎重铸的西方火焰之剑。

背后投资人是彼得·蒂尔,川普阵营的科技支点。

老实说,FQ-44真不像能赢的战斗机。

6米长、2吨多的最大起飞重量,不到T-38的一半。

公务机级别的FJ44发动机。

没有弹舱(起落架就够挤的了),没有宽频隐身。

根本不是用来对抗歼-36、歼-20的,甚至不是打硬仗的。

便宜、轻巧、成群、用来吸引雷达、探测敌方电磁参数、帮F-35当诱饵、当数据节点、当一次性电子战平台。

背后是美军分裂的空战逻辑。

-传统派(空军作战司令部):强调平台优势、高性能、体系对抗,押注高价值六代机、空中巡洋舰模式(如NGAD);

-技术创新派(DIU、AFWERX、新兴技术办公室):押注分布式杀伤、廉价饱和攻击、AI决策先于人类;

-政治战略派(国防部长办公室):看重可部署性、预算可控性、政治风险最小化。

FQ-44处于三者妥协的中间点:能展示创新意图,不太贵,不容易出事,还能缓解有人战斗机不够的焦虑。

它不是对未来空战的答卷,是对预算的答卷。

歼-36数年后进入实战部署,体型、火力、航程、平台集成、电子能力和网络能力等,所有技术参数上全面压制FQ-44这类无人机。

美军知道,但钱不够。

FQ-44算不上能打仗的战斗机,是用来掩护美军还没准备好、但又不能认输的过渡方案。

这就是焦虑。

不是怕输,是怕自己没时间补课。

这一次,优势在另一边。

0 阅读:12
初瑶评科技

初瑶评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