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震荡下的避险资产:瑞士法郎深度剖析 最近全球经济不太平,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搞得市场一片混乱。日元、韩元、卢比、泰铢这些亚洲主要货币跌得厉害。反过来看看人民币,却相对稳定不少。 这就让人思考,在这个动荡的市场里,什么资产才能真正扛得住? 瑞士法郎,简称瑞郎,可以说是全球避险资产的扛把子。 经济危机一来,它往往逆势上涨,成为资本的避风港。 案例分析: 2008年金融危机: 瑞郎成了投资者的救命稻草,涨势凶猛。 欧债危机: 尤其2011年希腊债务危机最严重的时候,瑞郎更是水涨船高。《经济学人》当时估算,瑞郎对美元的估值被高估了98%。 瑞士央行干预: 瑞郎涨得太厉害,影响了瑞士的出口,瑞士央行不得不出手干预: 2008年以后,一直降息,最后利率竟然降到了-0.75%,全球最低。 2011年,直接设定欧元兑瑞郎汇率下限为1.2,还承诺无限量买入欧元。 2015年1月15日,突然取消汇率限制,瑞郎一天暴涨15%,很多外汇交易基金直接爆仓了。 瑞士央行的风格: 雷厉风行,但有点像拍脑袋决策,信息也不太透明,跟其他央行不太一样。 瑞郎升值,主要是因为大家对瑞士经济的稳定性、货币的可靠性有信心。瑞士经济发达,金融监管严格,政治上也保持中立。做空瑞郎风险太大,所以套息交易规模相对较小。 日元升值的原因跟瑞郎不一样。日元更多的是因为套息交易和海外投资回流。 为了压低瑞郎,瑞士央行积累了将近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全球第三。这其中大约四分之一都投资在美股市场,像苹果、英伟达、微软、亚马逊这些公司。 瑞士央行还是全球少数上市央行之一。不过,它的股票持有者权益有限,更像永续债券。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一直保留到现在。 瑞士法郎的避险地位和瑞士央行的操作,在全球金融市场里独树一帜。5法郎 全球货币危机 美元信用风险 世界货币危机
特朗普关税失策,当着189国,美联储背书中国方案,输家已浮现?
【3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