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胡宗南在逃离成都前,交给副官一张机票和十根金条说:“你交给扩大哥,说我等着他一块走。”胡宗南口中的“扩大哥”,是他的黄埔一期同学曾扩情。 胡宗南站在临时指挥部的窗口,看着远山之下那一抹薄雾,神情黯然。 他已明白,西南已是最后一道防线,国民党大势已去。 蒋介石命他死守四川,实则是让他垫后,以保台澎之转移。 胡宗南虽久历沙场,眼下却像困兽之感,徒增几分苍凉。 时光若回到1924年,那是黄埔军校初创之时,胡宗南还是一个刚刚来广州的小伙子,性格内敛,身形略显瘦弱。 那天,校方组织体检筛选,负责测量身高的军官撇了撇嘴,“这小子太矮,怕是不行。”胡宗南低头无言,只觉一腔热血被泼了冷水。 就在此时,一位年纪稍长的考生站出来,对那名军官说:“革命,不是靠个子,是靠心志。”说完,还拍了拍胡宗南的肩膀,“小兄弟,别怕,一起上。” 他叫曾扩情,年长胡宗南四岁,性格豪爽、言辞犀利。 自此,两人便结下深厚交情,胡宗南因敬佩其为人,便称呼他为“扩大哥”,这称呼一叫就是二十多年。 北伐战争打响时,曾扩情就表现得极为出色,屡立战功,深得蒋介石赏识,被列为“十三太保”之一。 按理说,他应仕途坦荡,但他的性格里有股不合时宜的倔强——他不附和、不迎合。 他曾当面反对蒋介石“剿共先行”政策,主张政治解决内部矛盾,更主张军队现代化改革,减少对派系和嫡系的依赖。 此举无疑触怒了蒋介石,虽未明言打压,但从那以后,曾扩情的位置越来越“高”,实权却越来越空。 他被任命为某集团军总司令,但部队调动权在他之外。 又被调往西南设督战区,却无人听令。 甚至在军政会议上,他的意见总被有意无意地搁置。 而胡宗南虽一路扶摇直上,但心中并非不明此事,他多次向蒋建议让“扩大哥”负责西南防务,却被冷处理。 他知道,曾扩情已被定性为“不同调之人”。 1949年冬,战局日益崩溃,西南政权摇摇欲坠。 蒋介石密令胡宗南准备撤退,安排专机、金条,护其全家渡海。 他悄悄将其中一份交托给副官,“扩大哥若愿,我自带他同行。” 副官犹疑道:“曾将军……怕是不会走。” 胡宗南叹道:“他心知肚明,这片土地他不舍。他若愿走,早就走了。但我不能不问,哪怕一次。” 副官按令前往,抵达曾扩情寓所时,天已擦黑,屋里却亮着灯。 曾扩情身穿旧军装,正伏案写信。他看到副官,笑道:“老胡那边,该要动身了吧?” 副官将金条与机票放在他面前,“这是胡司令交代的。他说,等您一同走。” 曾扩情沉默片刻,轻轻地把手按在那张机票上,然后缓缓收回,“我谢谢他。可我不能走。” “为何?”副官问。 曾扩情抬头,目光如炬,“黄埔教我们救国救民,我不能因为失败就逃。我虽已无兵权,无话语权,但我在大陆,还有未完成的责任。胡老弟有他的选择,我也有我的。” 副官犹豫地问:“那……这些金条?” 曾扩情淡然一笑:“他若执意送我,那我就替他捐给伤兵。我们一起走过北伐战场,如今也算各自坚守。” 临别时,他只留下一封信,让副官转交胡宗南。 当胡宗南读完这封信时,天已亮。他久久未语,只将信纸叠好,收进贴身衣袋。 然后,他登上了那架飞往台湾的军机,消失在云海之中。 多年后,胡宗南在台北闲居时,曾有人提起昔日黄埔同窗。 他点头:“扩大哥,是真正的军人。他比我们都勇敢。”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曾扩情 八卦手册说TA
1949年12月,胡宗南在逃离成都前,交给副官一张机票和十根金条说:“你交给扩大
牧童的娱论
2025-05-04 15:16: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