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忌的几种文艺审美《易》学个人分析: 一是,轻浮,这包括了浮躁,浮夸,浮华,浮浅,浅薄,直露,等。 二,是淫戾,这包括了暴戾,淫秽,淫靡,阴戾,阴暗,等。 三,是颓废,这包括了迁就,软弱,失气,等。 四,是放纵,这就包括了随意无节制,放荡不自觉,任性以求崇等。 先说这四条,一一给大伙分析。 其实看看这些词,就知是贬义,人人可能都觉得,你不废话么?谁轻浮,谁淫戾,谁放纵又颓废了? 这个其实,是潜移人性情而不觉,最可怕的是自己并不知自己轻浮,不知自己淫戾放纵,不知自己颓废。甚至是知道不改正。这才是可怕的。 而对于事理来讲,浮浅容易导致人轻易决定,无长远眼光,容易动辄得咎。对于一个国家社会而言,容易国运不久。 而淫戾则容易招致怨怀不满,招致杀戮动荡。 放纵又自然容易转向轻浮转向淫戾。 而颓废则容易消沉湮灭致哀。 古来视淫戾且哀之风气,为亡国之兆。 所以向来忌讳这些看似无用,实际却影响民俗风气社会变化的东西,包括文学作品,音乐作品,书画作品等。 而从易理上分析,颓废就不能自强不息,放纵就如亢龙有悔,德不配位。轻浮则如小人革面,只作表面文章,淫戾则不能战战兢兢。都是败德丧身甚至是毁邦灭国的审美。 什么是文学上的轻浮呢?言浅为轻,直露无蓄为浮。 就是我以前讲的,刘邦见秦始皇仪仗说“大丈夫当如此。”项羽说“吾必取而代之。”一直露一含蓄,胜负便见。直露则轻浮,含蓄则深沉。 以此类推,当气豪胜过太多实际时,就浮夸,这个就象生活中很多说大话但办不了事的人一样,经常大话焰焰,夸口,但实际是不行。同样道理,太华哨就叫浮华。 当一篇作品,淫秽情节,浮躁暴戾情节太多,快意恩仇不协调处理解决矛盾,反而激化矛盾,制造仇恨情节比重太大,负能量,阴暗面比重大,不但引不起社会反省反思,毫无劝谏的意思,反而挑唆矛盾产生仇恨的作用大,导致民风自私不尚公德的作用大时,就叫淫戾。 当一篇作品,以自由之名,践踏公德,教人放浪时,就叫放纵。 当一篇作品,教人迁就强势不迁就道理,自甘认命而不发奋时,就叫颓废。 音乐作品同样道理,昂扬的旋律令人奋发,柔和的令人平静,悠长的令人心胸开阔,低沉的令人深情。 那些五音不调,不能堂堂正正,浸淫颓废,淫戾且哀之气的音乐呢!偏执的臭屁响嘣岜,一句断韵失声文,啰嗦了三十二句呢! 平台推这些,绝对对中国没安好心。 包括丑书,呲书,拙画等。都不是堂堂正正的审美,于世风有害无益,平台为什么要宣传?
古人为忌的几种文艺审美《易》学个人分析: 一是,轻浮,这包括了浮躁,浮夸,浮华
默玄吟雷爱文学
2025-05-04 21:27: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