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回忆皇宫:跪着伺候主子,娘娘洗澡从不亲自动手 太监最初并不叫太监,而是被称作宦官。 这个群体正式被叫做太监是在唐高宗时期,但无论哪个朝代,他们都是皇宫里服侍位高权重贵人们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 但实际上太监是一项充满艰辛的特殊职业,这从我国最后的一位太监孙耀廷的自传《中国最后一位太监》中可得知。 1902年,孙耀廷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开始家里只有他和大哥家里还能养活,后来随着两个弟弟的出生,家里六口人开始发愁温饱问题了。 为了养活全家,父亲帮村里的一位教书匠家里种地,教书匠为表感谢还收了孙耀廷当学生。 然而好景不长,没几年就发生了战乱,一家人又过上了挨饿的日子。 为了帮衬家里孙耀廷主动提出去皇宫里做太监,开始父亲不同意,但在孙耀廷一再坚持下还是带他去找熟人帮忙送进了宫。 就这样15岁的孙耀廷成了真正的太监,进宫后的日子并不好过。紫禁城里都是些拉帮结派的人,像他这样孤立无援的总是被其他太监排挤刁难。 孙耀廷只能默默忍受,为了活下去他每天干着最累最脏的活。 一次机缘巧合下,他因做事认真细心得到了端康皇贵太妃的赏识,留他在身边侍候,还开恩让他跟着戏班学戏。 在认真侍奉了几年端康后,又被傅仪赏识提拔到了皇后婉容的手下。 据孙耀廷回忆,在侍候婉容的过程中需更加谨慎小心。 不论何时都需低头跪着,如果擅自抬头看见了主子贵人们的尊容,这是会直接被拉出去砍头的。 婉容洗澡时从脱衣到穿衣都是由婢女们伺候,无需自己动一根手指头。 而太监们则负责烧水抬水倒水,贵人们爱干净,每次几十桶都是正常的。 不仅如此,在宫里必须严格遵循尊卑有别,路上碰见贵人们必须下跪行礼直至看不见撵车,才能起来弓着背继续走。 直至清朝灭亡后,紫禁城里的太监和宫女都被赶出皇宫,孙耀廷这才算结束了太监生活,但他并未选择回家跟家人团聚。 因为怕被人知道他是太监后,会连累家人。 于是他跟着40几个无家可归的太监一起住进了兴隆寺,开始隐居生活。 孙耀廷是沉得下心的人,历经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寺里别的太监走的走逃的逃,只有他一人坚守在寺庙拜佛念经。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孙耀廷才搬进了广化寺,就这样过着清贫和宁静的日子直到94岁才离开人世。 为了让世人了解真正的太监、了解封建社会下真正的宫内生活,还有人根据他的自传改编了同名电影。
赵心童这也太疯狂了吧!新的历史即将来临?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