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五一放假,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现在各行各业都不景气,唯独旅游市场火爆得离谱。我也纳闷,尤其西安人山人海,地铁人满为患,网上到处喊着“差钱”,可景点里游山玩水、吃喝玩乐的人却多得跟不要钱似的,看着又都不像缺钱的主儿。 你说怪不怪?平日里朋友圈尽是“裁员”“降薪”“生意难做”的哀嚎,可一到假期,各个旅游平台的数据跟开了挂似的。西安大唐不夜城挤得脚不沾地,摔碗酒摊子前排长队,城墙根下卖凉皮的大姐一天能卖出去上千碗。再看朋友圈,不是在爬华山就是在逛兵马俑,拍的照片里全是人脑袋,配文清一色“累并快乐着”——合着大家嘴里的“差钱”,是差别的钱,旅游的钱一点没差? 说白了,这届年轻人活得太拧巴了。平时996加班累成狗,兜里那点工资交完房租、还完花呗,剩下的连买杯奶茶都得挑打折的。可一到假期,说啥都得咬咬牙出去浪一圈。就像我同事小张,月薪5000不到,五一硬是花了3000去洛阳看牡丹,回来啃了一星期泡面,还跟我说:“再不出去喘口气,真要被工作逼疯了。”你瞧,旅游对现代人来说,哪儿是消费啊,分明是花钱买“续命丸”。 再说了,旅游这事儿,穷有穷的玩法,富有富的讲究。住不起五星酒店?青旅床位几十块钱也能凑合一晚;吃不起大餐?街头小吃照样能吃饱喝足。就拿西安来说,好多游客都是背着干粮来的,白天逛景点拍照发朋友圈,晚上找个便宜小旅馆歇脚,主打一个“花最少的钱,装最狠的逼”。你以为他们在享受生活?其实是在给紧绷的神经放个假,顺便在社交媒体上刷点存在感——毕竟,别人都在晒旅游,你窝家里显得多没面儿? 可回头看看其他行业,那叫一个惨。我 cousin 在广州开服装厂,五一压根没生意,工人都放假了,他蹲在厂里玩手机直叹气:“旅游的人这么多,咋没人买新衣服呢?”还有楼下的奶茶店,平时放学点挤满学生,五一期间冷冷清清,老板跟我吐槽:“年轻人都去外地喝网红奶茶了,本地店没人光顾咯。”一边是旅游市场的狂欢,一边是实体经济的冷清,这世道咋就这么割裂呢? 有人说,旅游火爆说明老百姓手里还有钱,只是消费观念变了。可拉倒吧,多少人是靠信用卡、花呗撑着去旅游的?前几天看新闻,有个姑娘为了去淄博吃烧烤,特意办了张新信用卡,回来就开始算“分期还款”的利息——这哪儿是旅游啊,分明是给银行打工去了。但话说回来,在高压的生活里,总得有点盼头吧?哪怕是借点钱、吃点苦,也要抓住假期出去看看,不然真怕自己哪天就被生活压垮了。 其实啊,旅游市场的火爆,藏着现代人的无奈和倔强。我们不是真的有钱,只是不想被生活的苟且彻底淹没;我们不是不懂得省钱,只是想在日复一日的琐碎里,给自己留一点“诗和远方”的念想。就像那个在西安城墙下卖酸梅汤的大爷说的:“甭管有钱没钱,人总得喘口气不是?”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别忘了点赞关注,我们评论区见!
通过五一放假,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现在各行各业都不景气,唯独旅游市场火爆得离谱
田亿娱
2025-05-05 18:06: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