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年,孙策被刺死,妻子大乔要以死殉情,但被弟弟孙权拦下了,他说:“嫂子,大哥临死前让我照顾你,你还记得吗?”大乔擦干眼泪,转身回府了! 这一幕就像史书里突然定格的画面,看似平静的转身,背后却藏着翻涌的惊涛骇浪。咱们设身处地想想,大乔那时候心里得多苦啊! 史书里记载的转身有多轻巧,现实中的枷锁就有多沉重。孙权那句“照顾”听着暖心,搁在东汉末年的乱世里,谁不知道这是要把嫂子圈进权力的笼子?孙策刚咽气,江东政权立刻陷入接班危机,大乔要是真抹了脖子,孙家怎么向老臣们交代?活着的寡妇比死去的烈妇有用多了——她能替孙权稳住旧部人心,能当块招牌堵住外界的猜疑。大乔的眼泪还没擦干呢,江东谋士们早把算盘打得噼啪响:改嫁是不可能改嫁的,孙家宗庙得供着这尊“贞节牌坊”。 咱们别被史官的笔给骗了,大乔的沉默不是认命,是刀刃架在脖子上的清醒。她怀里还抱着不满周岁的孙绍,孩子的眼睛亮得像孙策生前擦过的剑。殉情倒是容易,可孙策留在世间的骨血怎么办?孙权嘴上喊着“嫂子”,眼睛盯的却是大哥留下的兵符。乱世里的女人啊,连死的自由都是奢侈品,活着就得变成棋子,在父兄和亡夫的棋盘上被人挪来挪去。 看看后来孙权怎么“照顾”嫂子的就知道了。史书再没提过大乔改嫁,倒是建业城里悄悄多了座守寡的深宅。等到孙绍长大,突然就“病逝”了,十五岁的少年郎死得比父亲还蹊跷。大乔这时候还活着吗?没人关心了,她的价值早在那年夏天的转身里就耗尽了。史册里烈女传赞她“贞顺守节”,可字缝里爬出来的全是吃人的礼教。
公元200年,孙策被刺死,妻子大乔要以死殉情,但被弟弟孙权拦下了,他说:“嫂子,
三分的戏说
2025-05-06 01:15: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