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到底是谁说的?究竟是想表达什么? “小偷知道羞耻,所以才偷偷摸摸;劫匪知道

清风山涧溪明月 2025-05-06 12:44:12

这话到底是谁说的?究竟是想表达什么? “小偷知道羞耻,所以才偷偷摸摸;劫匪知道罪恶,所以才蒙着面;骗子知道缺德,所以不敢用真名;奸商知道丧良心,所以常去庙里烧香。如果人做了坏事,还理直气壮,甚至还要人们歌颂他,那他就是万恶之首。” 这句话多次在网上看到。有人说是王朔说的,有人说是刘震云说的。 不管是谁说的,但认真思考,却觉得归因未必正确。 小偷作案时偷偷摸摸真的是知道羞耻吗?不一定。他不偷偷摸摸地,公开地肆无忌惮地拿,还叫小偷吗?不偷偷摸摸地,会被人发现的,还能偷到东西吗?因此,小偷作案偷偷摸摸不是因为知道羞耻,而是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劫匪作案时确实是知道自己在犯罪,是罪恶行为。他之所以蒙着脸,是为了不让人认出来,妄图逃脱惩罚,而不是内心有负罪感。 骗子行骗时确实知道自己缺德,但是他们根本不在乎缺德。德在他们心目中应该一文不值。他们不用真名,是为了行骗成功,而且能够不暴露身份,以便继续行骗。其实,当今骗子高明了,敢用真名了,恒大老总骗得够厉害吧,到处的烂尾楼,到处的欠账,到处的银行贷款,不都是用真名,而且冠冕堂皇吗? 奸商之所以去庙里烧香,是因为他们相信神仙也能被他们收买,烧了香上了供,神仙就成了他一伙的,就会保佑他继续发财。你以为奸商去庙里烧香是良心发现,是赎罪?他们是贿赂,是收买,是到神仙界扩大人脉圈子。 最后一句道理好像是正确的,也是容易得到认同的。干了坏事却还要人歌颂,确实是不能容忍的。但这话是针对谁的?什么人干了什么坏事还要人歌颂? 况且,什么是坏事,什么是好事,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譬如说,《东郭先生和狼》这个寓言故事中,最后是老农用锄头把狼打死了。如果站在狼的角度,会不会觉得老农这就是一场谋杀呢?你看,他先引诱狼钻进口袋,使其丧失攻击能力,然后举起锄头将其打死,这不就是一场谋杀吗?如果站在人的角度,你这狼也太不仗义了,猎人追着捕杀你的时候,你哀求东郭先生救了你,可你却恩将仇报,要吃掉东郭先生,这样凶狠的东西不该杀死吗? 事实上有些话乍一看,语出惊人,好像很精辟,很深刻,细细一琢磨,也还是有些问题的。说穿了,人们的言论,都是在表达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如果不知道他背后的隐藏的真实意图,很难说他的话到底有没有你可以认同的道理。 再说,这几年社会上流行一句话:“人家几代人的积累,难道就比不上你几年时间的寒窗苦读吗?” 这话乍一听,对呀!人家几代人的积累,那是几代人的辛苦付出;你寒窗苦读十年,那只是你一代人的辛苦。你付出的辛苦没有人家付出的辛苦多,因此,人家能身居高位,或者占有较多社会资源,那就是应该的,合理的,你不可以有任何非议的。 再仔细一想,不对呀!这不就是门阀贵族后代的理论嘛!不就是否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科举制度嘛!不就是说,你十年寒窗算什么,你以为你寒窗苦读了,就该出人头地了?看看你爷爷你老爹都是干什么的呀!这一下子就把普通人上升的通道给堵死了。 还有“辈辈开荒不如十年寒窗,十年寒窗不如三代经商,三代经商抵不过祖上扛枪,祖上扛枪也没有乌纱帽香”。这顶针修辞倒是玩得挺溜。有人甚至给这话找了出处,说是出自《鬼谷子》一书。真敢胡扯!谁能看不出这就是现代的网络语言? 这话分明是对创造社会财富的底层劳动人民社会地位卑微的揭示。谁都知道,只有辈辈开荒的人,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而是十年寒窗只是劳动人民的后代为突破人生阶层而做出的努力。然而,这些都没用,只有那些三代经商的,祖上有军功的,如今在庙堂掌权的,才是处于社会阶层中上层的大富大贵者。这样的社会结构,不正是老人家当年拼命想打破,想改变的吗?怎么如今成了那些在网上讲课的专家学者们励志教育的经典语言了呢? 自媒体时代,网路就是制造社会舆论的阵地,从这些语言的充斥,就可以看出当今的舆论阵地究竟是什么人占领的。细思极恐啊!

0 阅读:2
清风山涧溪明月

清风山涧溪明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