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毛主席找宋庆龄借了5万美元以解红军之危。宋庆龄二话没说卖房筹钱,如数

玉尘飞啊 2025-05-06 14:59:41

1936年,毛主席找宋庆龄借了5万美元以解红军之危。宋庆龄二话没说卖房筹钱,如数把5万美元汇给了党中央。却不料没过多久,周总理竟把宋庆龄给钱一事告知了宋子文…… 1936年,陕北窑洞里的红军指挥部正为吃饭问题发愁。这支刚结束长征的队伍两万多人挤在黄土高原上,粮食口袋早就见了底。 战士们饿得前胸贴后背,炊事班煮野菜的锅都刮得锃亮。毛泽东在油灯下攥着铅笔头,纸上密密麻麻写满数字,可怎么算都凑不齐买粮的钱。 这时候他想起在上海的宋庆龄,这位孙中山夫人向来支持革命,前两年还帮着给苏区送过药品。可眼下要借的是五万美金,相当于现在的三四百万元。 毛泽东把信交给交通员时,特意在信角折了三道褶,这是他们约好的紧急暗号。 宋庆龄收到信时正在整理孙中山遗物,她摸着先生生前最爱用的钢笔,想起当年两人在书房讨论三民主义的情景。 如今国共两党闹得水火不容,自己夹在中间处境尴尬。弟弟宋子文当着中央银行行长,可自从她公开支持共产党,姐弟俩见面说不上三句话就要吵。思来想去,她叫人把法租界的洋房挂牌出售,又把存在汇丰银行的抚恤金全取了出来。 筹钱这事她瞒得严实,房产中介来签契约时,她还特意嘱咐用化名交易。 钱款到账那天,她亲自跑到外滩的电报局,看着营业员把五万美元汇往陕北才放心。回来路上遇见巡捕房的熟人问起,她只说是给慈善机构捐款。 延安那边收到钱都以为是宋子文借的,周恩来后来跟国民党谈判时还特意感谢,说宋行长雪中送炭。这话传到宋子文耳朵里,他连夜坐火车从南京赶回上海。 宋公馆的书房门被推得哐当响,宋子文举着报纸质问:"阿姐你糊涂!拿自家房产填共产党的窟窿,这要让委员长知道还了得?" 宋庆龄坐在藤椅上织毛衣,毛线针在手指间翻得飞快:"孙先生要是活着,看见百姓挨饿也会这么做。"这话把宋子文噎得直瞪眼,茶杯往桌上一撂摔门走了。佣人收拾碎瓷片时听见楼上传来留声机声,放的是孙中山最爱听的《黄河大合唱》。 要说宋庆龄这股倔劲儿,还得从她十五岁留学美国说起。那时候旧金山码头上,洋人海关拿着铁尺量中国姑娘的脚,说三寸金莲是"未开化标志"。她攥着船票站在甲板上,指甲掐进掌心留下月牙印。 后来在威斯里安学院读书,有个教授在课堂上说中国人吃老鼠,她当场站起来用英文反驳:"我的祖国正在觉醒,将来定会让世界刮目相看。" 1915年跟孙中山结婚那会儿,全家人都反对。母亲倪桂珍哭着说:"孙先生比你大二十七岁,还是离过婚的。"宋庆龄把结婚照摆在床头,照片里她穿着素色旗袍,胸口别着同盟会徽章。 后来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军政府,她白天当秘书整理文件,晚上帮着校对《建国方略》,油灯熏得眼睛通红。 这些往事中央领导们后来才知道。1969年国庆观礼时,毛泽东听说宋庆龄把当年汇款单的存根还留着,感慨地拍着膝盖说:"孙夫人这是把革命当作家务事来操办呐。"工作人员后来查账本才发现,那笔钱根本不是宋子文经手的——存根上的汇款人写着"林泰"的化名,收款地址是延安城外三十里的杂货铺。 宋庆龄这辈子经手的钱财不少,可她自己过得比谁都朴素。上海寓所的窗帘补丁摞补丁,饭桌上常年是青菜豆腐。 倒是给延安送物资特别大方,有次把结婚时的金镯子都熔了换成盘尼西林。身边工作人员看不过去,她总说:"前线战士流血,我们后方出点钱算什么。" 1981年春,宋庆龄躺在北京医院的病床上,床头摆着孙中山的《建国大纲》。昏迷前最后一刻,她突然清醒过来,指着窗户要纸笔。护士递来的病历纸上,她用颤抖的手画了朵梅花,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同志"二字。五月底海棠花开的时候,这位被称为"国母"的老人安详离世,骨灰盒上盖着红旗,身边放着那本翻烂了的《三民主义》。 (本文信息来源)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 尚明轩《宋庆龄年谱长编》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馆藏档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时期银行汇款记录》 《周恩来选集》中关于国共谈判的记述 宋庆龄基金会公开史料

0 阅读:1216

猜你喜欢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