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2月,宋庆龄紧紧抱着怀里的骨灰盒从她在北京的寓所里颤巍巍走了出来。她拒绝了工作人员的搀扶,一步一步挪下台阶,万般不舍地将骨灰盒送进汽车里。
这里面沉睡着她53年的老友—李燕娥,因罹患宫颈癌去世,今日是将她送回上海的日子。宋庆龄在上海的宋氏陵园里为李燕娥立了一块碑,就在自己父母亲旁边,将来她也会长眠在那里的。 汽车缓缓启动,宋庆龄的目光始终紧紧盯着放在身旁座位上的骨灰盒,像是生怕一不留神,这位相伴多年的老友就会彻底消失。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掠过,可宋庆龄却浑然不觉,她的思绪早已飘回到与李燕娥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 那是五十三年前,年轻的李燕娥来到宋庆龄身边,从此开启了她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情谊。最初,李燕娥只是以佣人的身份侍奉宋庆龄,但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两人早已超越了主仆关系,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挚友。
李燕娥的质朴、勤劳和忠诚,深深打动着宋庆龄;而宋庆龄的温和、宽厚与伟大理想,也让李燕娥发自内心地敬仰与追随。 回忆起那些艰难的岁月,宋庆龄的眼眶微微泛红。在动荡的年代,她们一起经历风雨,共同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李燕娥始终坚定地站在宋庆龄身边,为她打理生活琐事,陪她度过一个个焦虑难眠的夜晚。
有一次,宋庆龄因为投身革命事业而遭遇威胁,李燕娥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守护在她身前,那坚定的眼神和勇敢的举动,让宋庆龄至今难忘。 汽车抵达上海后,宋庆龄在众人的陪同下,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宋氏陵园。陵园里,松柏静静伫立,仿佛也在为李燕娥的离去而默哀。
宋庆龄亲手捧着骨灰盒,缓缓走向为李燕娥准备的安息之地。她轻轻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将骨灰盒安放在墓穴中,双手颤抖着捧起一抔黄土,缓缓洒下,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燕娥,你终于回家了。”宋庆龄轻声呢喃,声音里满是不舍与悲痛。她缓缓站起身,望着墓碑上李燕娥的名字,心中默默念道:“我们相识一场,是我一生的幸运,等我百年之后,我们又能相聚了。” 葬礼结束后,宋庆龄依旧常常来到陵园,坐在李燕娥的墓前,与她“聊天”。她会讲讲最近发生的事情,说说自己的心事,仿佛李燕娥从未离开。在宋庆龄心中,李燕娥永远是那个陪伴她走过漫长岁月的挚友,这份情谊,超越了生死,也成为了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