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向中国每年出口几十亿,都是些什么商品?就这么说吧,它出口的很多商品,普通人估计用不到!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朝鲜每年对华出口几十亿的主力商品居然是假发和假睫毛。2023年,朝鲜对中国的发制品出口额就达到了11.77亿元,占总出口额的57%。 为啥朝鲜能在这行站稳脚跟?主要是人力成本低,中国的假发生产商把毛料和模具送到朝鲜加工,那边的人工成本只有国内的一半。 像平度县是中国最大的假睫毛产业聚集地,全球七成的假睫毛都产自这里,很多高端假发也送到朝鲜进行手工钩织,一顶假发在朝鲜加工的工费能比国内低700元。 不过疫情这几年,朝鲜工人的技术有点跟不上了,以前靠人员往来传授工艺,现在市场流行的嫁接朵毛类产品,朝鲜工人还不太熟悉,加工损耗大,出货速度也慢。 除了假发,朝鲜还出口不少矿产资源,茂山铁矿是亚洲最大的铁矿之一,储量超过50亿吨,2010年就向中国出口了200万吨铁矿石,不过这些年受国际制裁影响,煤炭、铁矿石等矿产的出口量下降了。 联合国制裁把朝鲜的七大矿物资源列入禁运名单,直接导致朝鲜矿产出口占比从2011年的71.4%降到2014年的56.9%。 纺织品也是朝鲜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把原材料运到朝鲜,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加工成服装再进口回来,朝鲜工人的月工资只有1500元,比中国边境地区低了将近一半。 这种加工贸易模式让朝鲜的纺织品出口额在2014年达到了8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近三倍,不过纺织品出口也有问题,朝鲜的电力设备落后,工厂经常因为停电停工,产能不稳定。 海产品方面,朝鲜的帝王蟹和明太鱼比较有名,虽然珲春进口的帝王蟹主要来自俄罗斯,但朝鲜也有自己的海产品出口。 比如朝鲜的明太鱼干在中国东北很受欢迎,每年通过边境贸易进入中国市场,不过具体的出口数据不太透明,可能和俄罗斯海产品混在一起统计。 还有一些不太起眼的商品,比如朝鲜油画,朝鲜功勋画家的作品在中国收藏市场挺受欢迎,一幅长白山天池的油画能卖出不错的价格。 这些油画色调明丽、寓意吉祥,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而且价格只有国际市场的三分之一,不过油画出口的规模不大,更多是作为文化交流的礼品。 朝鲜的出口结构变化其实和国际制裁有很大关系,联合国制裁切断了朝鲜矿产出口的主要渠道,逼着他们转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假发、纺织品这些商品容易绕过制裁,运输成本也低,所以成了朝鲜创汇的主力,虽然这些商品看着不起眼,但背后是朝鲜在国际压力下的生存之道,就像朝鲜工人一针一线钩织假发,看似微小的动作,却支撑着整个国家的外汇收入。
美联储为何铁了心不降息?或许只有中国人能看穿本质,无论美国内部如何争斗,联储只有
【6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