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记者:您好!请您给我们描述一下某一些具体在中央一级以及地方一级对于飞

问夏聊汽车 2025-05-08 15:10:22

《经济学人》记者:您好!请您给我们描述一下某一些具体在中央一级以及地方一级对于飞行车给出支持性的政策。另外,考虑到中国现在的经济,现在经济回暖是否比你们预期得早吗?我知道低空经济方面小鹏做了很多的准备,你们怎么预测低空经济发展的?谢谢!

何小鹏:谢谢!小鹏在低空经济已经做了11年的时间,中国是最早一批开始做的,大概在两年以前,中国的政府开始推出对于低空经济的支持。最近两年多的时间中国对于低空经济的推动超过了过去我认为多年的组合,是一个非常有效率正在向前推动的。小鹏汽车现在在低空经济上所做的事情,我们会推出两种方向:第一,汽车+飞机组合,也就是飞行汽车。第二,垂起飞机,这是另外一个方向。一款低续航、一款长续航,一款非常容易使用,一款还是需要去机场。

我们看到低空经济在中国正在由框架转变成可以落地的细则。当然,我们也正在跟多个部委联系推动这些细节,最重要的是可操作的细则对我们来说是最困难的事情。如果顺利,希望在今年年底拿到相关的适航的TC(型号合格证),我们还正在推动一个汽车的驾驶员如何可以更快速地实现飞行的价值。以及期望在明年的某个时候开始能够对内地以及部分的国家和区域开始交付,这是我们期待的事情。

我相信低空经济在很多国家在未来二十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新的增长点。因为它融合了原来的汽车+飞机、融合了新能源、融合了智能化的创新。我觉得下一个五到二十年很多人都会有机会去飞或者拥有一台飞行汽车或者低空飞行的飞机机会。这次小鹏正在努力了,谢谢!

意大利《Quattroruote四轮》媒体:何总,您好!很高兴再次见到您,我代表意大利媒体四个轮子向您提问,昨天您也介绍了进军欧洲市场的成果,想了解一下为什么把进军欧洲市场作为重要的战略?近世今日欧洲给中国带来什么?以及中国车企给欧洲带来什么?我们也想了解您下一步在欧洲推进的计划,包括意大利在其中可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后续有没有在欧洲投资的考量?

顾宏地:我用英文回答,因为这个话题是很多海外朋友所关注的。海外市场是战略性的,四年之前我们就开始了,从北欧开始,现在扩展到整个北欧以及欧洲大陆。欧洲对我们产品和技术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在我们看来在中国以外,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就在欧洲,如果看一下渗透率以及电动车的科技,在欧洲都是发展非常迅速,仅在中国之后,也看到渗透率在不断提升。

另外一个非常看好欧洲的原因是我们的产品有一个高端定位。技术方面的创新以及高的品质、质量以及对于当地市场产品的定义是非常适合欧洲客户的。去年是我们第一年进入到更多的欧洲市场,高端的细分四万欧元以上在欧洲成为了最畅销的中国品牌汽车。因此,我们的品牌在当地市场以及客户中反响是非常好的,我们需要对欧洲市场做更多,需要加大投入,因为这个市场竞争还是非常激烈,有很多当地的品牌,他们也有很优秀的一些产品。所以,要想做好这个市场,要打造自己的能力,要快速地满足当地客户的需求。因此,我们也在当地成立了团队,当地的营销、品牌团队还有当地的合作伙伴跟我们一起做产品的营销。

除此之外,我们在欧洲还有其他的投资方式,因为如果想在欧洲市场成为一个领导者,一定要做到够本土化,有在当地做研发、有供应链和自己生产。所以,我们对欧洲的计划还是非常雄心勃勃的,接下来三年会推出更多的产品,有多个新款都会推入到欧洲市场,还要确保满足当地客户的需求,成为当地的品牌。

意大利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市场,这个月在意大利的品牌上市,也非常期待,也非常激动,终于有机会进入到意大利市场,意大利汽车文化非常浓厚,意大利有非常好的设计,而且当地的客户都是非常喜欢这些非常漂亮的、非常高科技的电动汽车,这就是我们的专长,所以我们非常期待未来意大利成为欧洲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

《澎湃新闻》记者:这次小鹏X9的发布第一次面向全球的一个品牌发布会,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节点是因为哪个外部的时机成熟了吗?还是说小鹏自己做好了准备?谢谢!

何小鹏:谢谢!我相信这一次站在香港面向全球开这个发布会,真的已经期待准备筹划了很多年。大概五年前第一次进入全球、进入欧洲的时候,我们就期待将来有一天能够有更多的车型、更好的技术、更好的服务,有不同的定位进入到全球。我相信在2025年的现在,面向全球的第一次品牌发布是我们第一次,但我相信在未来还有更多。后面的时间大家会看到不光在中国的产品、不光在中国的智能化、不光在中国的服务能力,在中国要做好,更期望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落地,这是现在非常重要做的事情。但实际上我们跟很多的车企进入全球还是不太一样的。我们期望:

第一,作为一个高科技公司进入到全球。

第二,作为中高端进入到全球,不期望跟原来的定位是类似的。

第三,期望在很多区域有研发、制造、更深度的本土化的服务。

现在进入全球还是非常稳健的过程,希望走慢一点、走稳一下,最重要的是把服务做好。把本土的维修、充电、OTA这些功能做好,刚开始第一步最重要。随着我们的产品在2025年、2026年快速进入全球有更多的产品线,希望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有趣味的定位在科技差异的中高端品牌在全球。谢谢!

《Tech in Asia》记者:非常感谢!对于小鹏开始推出自己图灵芯片以及在中国的智驾能力,东南亚向印尼的市场,一开始收到X9没有这些功能的,请问这样的功能性上的缺口,对于中国的用户和东盟的用户之间的缺口如何会影响全球的用户,而且你们如何管理这个差异呢?

顾宏地:非常有趣的一点中国现在是智能出行开发最前沿的,所有的技术包括智能智驾的技术往往在中国先推出,但是我们认为最终这些技术是可以供全球的用户所使用的,对于技术的应用不应该有边界。

例如电气化,中国也是领先,后来其他国家都追上来了。东南亚去年电气化,它电气的增长比中国还要快,是中国以外增长最快速的国际市场。因此,我们看到这些高品质、高科技的产品一定是受到全世界消费者欢迎的,但是确实监管有些时候是不允许某些技术的使用,很多国际上都是这样的。我们也是积极主动和全球各地政府合作,能够提出支持和帮助,让监管放宽支持这些技术的使用。在欧洲、亚洲、东南亚、中东的政府都是跟行业通力合作,看他们什么时候把相似的监管带入当地的市场当中。

例如辅助驾驶ADAS等,我们相信很快这些技术和科技都会在亚洲和欧洲推出,而且我们希望成为一个先行者,能够在智能出行、技术方面成为一个领导者。当这个市场允许的时候,希望第一家企业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这些技术的,因此全球的产品将会有更多的科技以及内置自研的芯片,未来可以实现OTA等,把这些都提供给我们客户,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正在积极跟世界各地的政府沟通交流与合作。

何小鹏:在这里我也想呼吁一下,现在在中国和美国已经有智能驾驶的更大规模的市场应用和相关规则和计划;联合国的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法规也在制定中。(小鹏愿意与所有利益相关方携手推进智能科技落地)期待相关法规可以更快地推出,以解锁更多智驾场景下的用户体验和道路安全的更多价值。

现在小鹏卖给所有全球的汽车都支持硬件和软件相关的OTA升级能力,期望在那个时候首先要有交通法规的确定,其次硬软件符合交通法规的可行性的时候,就尽快把这些能力推到全球更多的国家和区域,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想问一下欧洲的发展战略问题。请具体来说一下小鹏在全球各个市场的战略布局,如何看待目前的全球国际化竞争形势?谢谢!

顾宏地:刚才我也提到了欧洲,欧洲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战略性市场,而且欧洲这个市场是需要有一个定制化的方法,要基于当地市场因地制宜。例如在北欧,在丹麦有自己直营的店,在德国、法国有自己的销售公司管理经销商网络。在其他的市场例如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当地的合作伙伴合作,帮助我们去进行产品的进口营销和销售。所以,基于市场的情况和销量、所需要的能力,我们会使用不同的方法,而且基于目前的结果讲还是非常有效的。从产品的角度我们把欧洲看作同一个市场,因此产品的上市以及欧洲上市的产品线不同的国家还是高度相似的。

例如G6、G9以及之前推出的P7,我们推出的这些产品把它看作同一单一的大市场。在营销以及品牌建设、服务网络以及充电解决方案方面,我们就需要更加的本地化,因此就跟当地的合作伙伴合作找到最为适合的提供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方法。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欧洲将会更多地把它整合成为一个市场。从产品和营销的角度来看,欧洲会看到更多的细分化市场。例如高端的细分以及大众的细分,这些细分会更加明显,因此也需要产品方面的规划来实现不同细分的增长。同时,接下来马上推出的超级电动的车型对于欧洲市场也是非常重要的产品,我们有非常丰富的产品系列能够满足欧洲不同的市场细分需求。

0 阅读:0
问夏聊汽车

问夏聊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