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条。有民营俱乐部认为,篮协倡导各俱乐部引入归化球员,归根结底还是要为国家队

王牌小付 2025-05-08 19:33:12

接上一条。有民营俱乐部认为,篮协倡导各俱乐部引入归化球员,归根结底还是要为国家队成绩服务,所以篮协在这件事上不应把全部压力都转嫁给俱乐部,自己发一纸文件就坐享其成。

鉴于当前我国再也生不出来王治郅、姚明、易建联、胡卫东这样天赋满满的巨星坯子,男篮必须靠归化球员才能出成绩已成业内共识,但一定要让所有俱乐部都引入归化球员吗?篮协完全可以重点圈定几个归化对象,自己负担一半归化成本,另一半成本则让国企享受为国养士的荣耀。篮球和足球大不相同,足球可以从南美这些国家归化,成本相较而言并不算高,但篮球的天才球员基本都集中在美国,让美国篮球明星放弃美国国籍,这难度和代价可想而知。总之,民营俱乐部在归化这件事上缺乏足够的动力,目前更多只是观望态度,坐等篮协拿归化的出实施细则。归化这事儿看来还得CBA的国企俱乐部带头来响应。

如果国企带头执行,势必将倒逼民营俱乐部咬牙跟进。未来待归化球员政策真正全面落地后,CBA各队五个首发中有俩是外援,一位归化,再加上一些球队引入中国台湾球员或者香港混血球员,或者引入一些16岁以来就入籍的球员或归国华侨,那中国大陆球员就剩下一个主力名额了。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或能激发本土球员的竞争力 倒逼他们为了饭碗而提升球技,但也有可能一着不慎沦为激进的休克疗法,俱乐部将经费大头都砸给归化球员和外援,自然无力也无心继续大搞青训,中国篮球青训的根基和积极性很可能会被摧毁。民营俱乐部现在经营压力较大,如果真的必须引入归化,那不如提前选择一批16岁以下的非洲好苗子还赌成材率,这样成本会更低。

中国足球此前盲目搞归化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中国篮球任何涉及到归化的政策最好是先系统评估和科学探讨,充分听取俱乐部的意见。有俱乐部老总说本以为篮协会先下发一版征集意见稿,结果没想到直接收到的是试行办法,俱乐部的意见似乎可有可无。CBA联赛的产权固然国有,但各俱乐部投资人大部分是民企。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就将正式实施,篮协和CBA也理应尊重投资人的意愿和利益,充分意识到当前民营俱乐部的经济困境,切不可将CBA简单粗暴地视为国家队快速出成绩的杂交试验田。

俱乐部老总们呼吁,CBA既然已经管办分离,将十年运营权授予CBA公司,那么在CBA运营的制度层面,理应按照公司法由20家俱乐部来投票表决,篮协要尊重职业体育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尊重CBA的本土文化属性。如果CBA赛场都是由黑人球员在主导比赛,那球迷对CBA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或将减弱。CBA相较于NBA的唯一优势就是它是本土联赛,是中国球员自己的联赛,如果最后都是黑人球员在场上飞奔,CBA还有多少吸引力呢?大家直接看NBA岂不更好?

诚然,中国男篮连续两届无缘奥运会确实严重伤害了中国篮球的美誉度和商业号召力,归化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但竞技体育自有其内在规律和成绩打磨周期,急功近利往往适得其反。中国足协当年坐拥恒大等金元俱乐部尚且明确提出在归化一事上“谨慎推进,严格限制”,不允许大规模引入归化球员,所以中国篮球大规模引入归化球员一事篮协更不可操切从事,务请慎之慎之。中国篮协发布入籍运动员管理办法中国篮协启动归化流程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王牌小付

王牌小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