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又热闹起来了,美菲两国搞了个大动作,说是要在“肩并肩”联合军演里击沉一艘老军舰,摆出一副威慑中国的架势。结果呢,军舰还没到演习地点,自己先沉了,闹了个大笑话。这事儿听起来挺离谱,但细想想,也不算太意外,毕竟菲律宾的海军装备老化得厉害,连演个戏都能翻车。 先说说背景。南海这地方,自打有国家开始争地盘,就没消停过。中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还有远道而来的美国,都在这片海域里有点儿想法。中国的“九段线”划了大半个南海,菲律宾靠着近水楼台觉得自己也有份儿,其他国家也各有各的算盘。美国虽然离得远,但老喜欢插一脚,说是为了“航行自由”,其实谁都明白,这是想在这儿牵制中国。 这几年,南海的军事化味道越来越浓。中国在岛礁上建了基地,菲律宾靠着美国撑腰搞演习,越南悄悄扩充海军,大家都想在这儿站稳脚跟。美菲的“肩并肩”军演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一环,名字听着挺亲热,实际上是两国军事合作的招牌戏。每年都搞,今年2025年5月这场尤其引人注目,因为规模大、参与国多,还特意安排了击沉军舰这么个“高光时刻”。
为啥要搞这么一出?很简单,就是想对外展示力量,尤其是冲着中国去的。美菲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大家:我们联手了,南海不是谁想霸占就能霸占的。可惜啊,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次的“威慑”还没开始,就先把自己给“震”了。 这场闹剧的主角是一艘叫“米格尔·马尔瓦尔”号的老军舰。别看它现在成了笑话,年轻时可是有点儿故事的。这艘舰原名叫“布拉特尔伯勒”号,1944年在美国下水,属于二战时期的PCE(R)-848级救援巡逻艇。排水量914吨,长56米,设计初衷是在近海巡逻,护送船队啥的。二战时,它在大西洋跑过几趟,最出名的一次是1944年8月,把26个德国潜艇战俘从百慕大押到美国弗吉尼亚。 战后,这艘舰辗转到了南越手里,改名叫“玉回”号。越南统一后,1976年又被转给菲律宾海军,重新命名成“米格尔·马尔瓦尔”号。这名字是为了纪念菲律宾的民族英雄米格尔·马尔瓦尔,一个在反西班牙和反美战争中打出名堂的革命领袖。这人年轻时当过农民,后来带兵打仗,1901年还接手了革命军的指挥权,被一些人看作“非正式总统”。可惜1911年就去世了,年仅46岁。 这艘舰在菲律宾海军里服役了快50年,巡逻、演习啥都干过,比如2012年就参加过一次美菲军演。不过到了2025年,它已经是锈迹斑斑,修起来费钱又费力,干脆被选为这次演习的靶舰,准备让它“光荣退役”。按理说,老舰当靶子挺常见,炸一炸还能检验武器性能,可谁也没想到,它连靶子的活儿都没干成。 今年的“肩并肩”军演可不简单。美国派了9000多人,菲律宾出了5000多,还有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凑热闹,16个国家当观察员,阵仗够大。演习的重点是“海上打击”,计划用“米格尔·马尔瓦尔”号当靶子,让美军的F/A-18和F-16战机先轰一轮,再由菲律宾海军的护卫舰发射“海星”导弹,把舰打沉。 “海星”导弹是韩国造的,射程150公里,号称命中率100%,菲律宾想借这机会秀一把肌肉。演习定在5月5日,地点在菲律宾西边的三描礼士省附近海域。5月4日晚,拖船把这艘老舰从港口拖出去,准备送到指定位置。结果第二天早上7点多,半路上舰就沉了。
为啥沉了?官方说法是舰体太老,加上那天海况不好,风大浪高。拖船拉着它走的时候,船舱进水,水泵又抽不动,最后撑不住就翻了。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拖船上的水手还没反应过来,舰就没了,只剩海面上漂着点油污和木头渣子。 菲律宾海军赶紧出来解释,说这是意外,演习会改成模拟打击,不会影响大局。可这话说出来,谁信啊?好好的“威慑中国”变成了“威慑自己”,媒体和观察员都乐了,菲律宾本地报纸直接起标题:“靶舰自沉,演习成笑柄”。 这事儿为啥成了笑话?主要是期望和现实反差太大。美菲本来想借着击沉军舰展示实力,顺便敲打中国,结果军舰自己先“投降”了,连演习都没撑到。这就好比你请了一堆人来看你表演杂技,结果还没上台就摔了个跟头,谁能不笑? 更尴尬的是,这暴露了菲律宾海军的短板。那艘舰服役快80年了,早该退役,硬拖出来演戏,能不出岔子吗?菲律宾海军现役舰艇平均年龄都超40年,维护又跟不上,翻车几乎是迟早的事。有人调侃说,这舰沉得挺“环保”,省了炸药钱,还成了人工鱼礁。 国际反应也挺有意思。中国这边没啥官方表态,但网上评论酸溜溜的,说美菲这是“自娱自乐”。美国媒体倒是轻描淡写,强调演习整体没受影响。观察员国家里,有人私下嘀咕:“菲律宾海军这水平,难怪只能靠美国撑场子。” 军舰沉了,演习还得继续。美军战机照样起飞,扔了虚拟炸弹,菲律宾也模拟发射导弹,硬把戏演完。其他项目,比如巡逻和搜救演练,也没停,算是保住了面子。菲律宾海军调查后确认,没人员伤亡,沉没点水深200米,舰体留在海底,不会捞上来。
这事儿对美菲合作影响不大。美国一直拿菲律宾当南海的前哨,军援没少给。2025年4月,菲律宾刚接收了一艘新的“米格尔·马尔瓦尔”号导弹护卫舰,韩国造,3200吨,装了先进雷达和导弹,跟这艘老舰一比,简直是天上地下。这也说明菲律宾海军在慢慢更新换代,虽然步子迈得慢了点。 从战略上看,这次演习还是有意义的。哪怕出了笑话,也告诉中国和周边国家,美菲的军事纽带没断。美国还拉着日本、澳大利亚进来,摆明了想在南海织一张更大的网。只是菲律宾得好好想想,靠老掉牙的装备撑场面,迟早还得出糗。 中国对这事儿态度挺低调。外交部没正式回应,估计是觉得没必要在这上面费口舌。官方媒体提了一嘴,说美菲演习“雷声大雨点小”,顺带点了一句菲律宾海军的装备问题。网上舆论倒是热闹,有人说这是“天助我也”,有人觉得美国拉菲律宾下水挺不厚道。 其实中国在南海的立场一直很硬。岛礁建设、海军巡逻,早把这块儿当成自家后院。美菲演习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场闹剧,威慑力有限。毕竟中国海军的实力摆在那儿,菲律宾那几艘老舰加起来都不够看。 这回翻车,对菲律宾海军算是个教训。装备老化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现役的几艘主力舰,像“何塞·黎刹”号和“安东尼奥·卢纳”号,倒是挺新,但数量少,撑不起大场面。其他老舰修修补补凑合用,出这种意外不奇怪。 菲律宾政府这些年喊着要现代化,可钱从哪儿来呢?经济底子薄,靠美国援助又有限。新舰来了是好事,但老舰退役、维护升级也得跟上,不然下次演习还可能掉链子。这次沉舰虽说没啥大损失,但丢了面子,得赶紧补课。
南海这盘棋,越下越大。美国拉着盟友搞演习,中国加紧巡航,其他国家也在边上看热闹。这次美菲的笑话,可能让中国觉得更有底气,但也可能刺激美国加大投入。菲律宾夹在中间,位置尴尬,想靠美国翻身,又得看自己能不能跟得上。 未来几年,美菲估计还会搞类似演习,日本、澳大利亚的角色可能会更重。中国的应对也不会软,军舰、飞机只会越来越多。周边国家呢,估计还是打自己的小算盘,谁也不想真下场掺和。 这场“威慑变笑话”的戏,表面上看是菲律宾海军拉了胯,实际上也反映了南海的复杂。美菲想秀肌肉,结果秀了个寂寞,反倒让人看清了他们的短板。你觉得这事儿对谁影响更大?是菲律宾得抓紧升级装备,还是美国得重新想想策略?有啥想法,欢迎留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