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主页看到一些媒体老师吹什么手机里的抢票引擎(甚至还有吹 5G-A 的媒体老师们)就感到有些忍俊不禁......
抛开媒体老师们的商单需求不谈,我现在就可以用我一年看几十场演唱会的经验(这里先放几张截图,不够还可以来我主页搜索“你怎么知道”查看[污])给出一个肯定的结论:
「抢不抢得到票」这件事儿,和你用什么设备、网络延迟是 20ms 还是 40ms 甚至 100ms 几乎毫无关系。(叠个甲,一些性能太低、用抢票软件都卡得要死的设备除外...
那么到底怎么样才能抢得到票呢?
在保证设备性能足够(其实任何一台中端机就足矣)、网络延迟较低(任意一个「可用」的 Wi-Fi、移动数据均可)的前提下——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平台与账号、人,以及主办方。
上次我们就说过:抢票主要是看“你的号怎么样”、以及大麦猫眼的风控机制,也就是“平台想不想让你顺利地抢到票”,和手机所谓的“抢票加速引擎”可以说毫无关系。
再细讲一下:大麦猫眼等平台会对经常抢票、抢票中出现他们系统中预置的“类黄牛行为”的账号打标记。一个账号出现的类黄牛行为越多,账号“抢到票”的可能就越低。所以很多抢票太多的账号,很难抢到「特别火」的演唱会,也就是很多歌迷/粉丝口中的“自己账号被盾了”。
此时,注销账号,或者使用新账号会重置这些判定,也就是传说中的“破盾”。其他的“破盾”方法也有购买一些不火的演唱会/音乐会/体育赛事去充数等等,但都没有直接注销账号来得直接。
当然,大麦被盾了也可以直接换猫眼,猫眼盾了再换票星球......平台又不止一个,不用在一棵树上吊死是吧。这种「直接换平台」的方式其实来得更为直接[笑cry]
“人”和“主办方”对抢票概率也会有影响:
·抢票系统会针对演唱会看得太勤的用户打标记。我有一段时间每周都在看演唱会,最后直接被大麦“强制冷静期”了:一些放开买的演唱会都无法下单,但只要换一个身份信息下单马上就能跳转支付界面。
这个一般存在于热门演唱会(或者平台/主办方心目中认为的热门演唱会)的正式开票期(如一开、二开)的前几分钟,但对于回流票毫无影响。
我自己大麦的个人账号被盾之后,几乎抢的全是回流票。
当然,如果你的账号已经被盾到抢演唱会需要输入验证码的那一步,那还是趁早销号或者换平台吧,这玩意已经没救了[淡淡的]
·一些比较体面的主办方会大面积放票,在演唱会第一次开票(也就是所谓的“一开”)期间就放出整体票量的 70% 左右,并且对于大部分用户不设“盾”,此时抢不抢得到票几乎就纯看运气以及平台了;
·但大部分主办方会在一开挤牙膏,我们见过最低的主办方甚至只放出 30%,其余的票全部留给黄牛以及二开/三开/演唱会前的回流票。这样一开抢到票的概率其实是非常低的,突然到来的、没有任何预告的二开三开反而能提高抢票概率。
·一些主办方更会把内场前排中间的位置先留给黄牛加价售卖,我们见过比较狠的是 2580→1W2,如果黄牛渠道出不去就留给突发的回流票随机卖掉。这种突发的回流票可能出现于任何时候,也可以发生在任何票档,纯看主办方心情,这个时候就主要靠运气了(比如我之前有一场陈奕迅演唱会就是在演唱会之前最后一天突然点进大麦抢到了难度最大的最低价780票档[污]);
·真正的抢票攻略在这里:对于大部分抢票平台来说,如果想加大抢票概率,最好的办法是“找一堆人一起拿着自己的身份信息抢”,只要你的身份信息没有被平台划入“强制冷静期”,那么一堆人一起绝对是可以加大抢票概率的。同时,还可以使用多个平台一起抢,如同时使用大麦/猫眼等等,也可以加大抢票概率。
整体来说,抢票攻略就俩,找一堆人一起+使用多平台。
而网络上流传的一些玄学方法,例如去线下体验店用xx手机、xx手机的“抢票引擎”、xx运营商网络比xx运营商网络更好所以balabala,可以认为都是在放屁。这些都只能在“一定概率上”破除抢票软件对你账号的限制(也就是有小概率“破盾”),但有没有本质上的帮助呢,其实是没有的。
上面说过了,真想“破盾”,要么直接注销,要么换个平台。
或者,退一万步说,如果你需要所谓的“抢票引擎”,不妨试试 iPad 台前调度:这玩意儿是真能直接去掉抢票软件跳转支付软件的那一点点时间。
各位媒体老师们,恰饭虽好,可不要贪杯哟[污]
小小白产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