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风已经是全欧洲能拿出来的最高级的战斗机了,也是整个欧美除了F-35之外能拿出来卖的最好的战斗机。而枭龙和歼10是中国武器库里还在生产的最低端产品。 提起欧洲的战斗机,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法国的"阵风"。这款战机从2001年服役至今,一直被欧洲人捧为"全能战神",不仅能空战还能对地打击,连英国皇家空军都买了48架补充战力。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阵风更是卖出了近200架的成绩,阿联酋、埃及这些中东土豪都抢着下单,单价超过2亿美元的"高端货",一度让欧洲军工赚得盆满钵满。 反观中国的枭龙和歼-10,长期被贴上"低端"标签。枭龙单价不到4000万美元,歼-10CE也不过6000万美元,主要买家是巴基斯坦、尼日利亚这些经济不宽裕的国家。西方媒体总爱拿"便宜没好货"说事,甚至放话说"阵风对上歼-10,能在100公里外先敌发现,用流星导弹直接敲掉对方"。这种论调在印度最有市场,他们花了88亿美元从法国买了36架阵风,还吹嘘"能对抗中国歼-20"。 但现实狠狠打了这些人的脸。今年5月的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直接把阵风拉下了神坛。5月7日凌晨的空战里,巴军12架歼-10CE挂载着霹雳-15E导弹,在ZDK-03预警机的指挥下,30分钟内击落3架阵风、1架苏-30和1架米格-29,自己却毫发无损。最戏剧性的是,印度首架阵风"BS001"被霹雳-15E直接命中,残骸掉落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连法国官员都不得不承认"至少一架阵风被击落"。 这场空战彻底暴露了阵风的短板。阵风的RBE-2雷达只有836个T/R组件,探测距离160公里,而歼-10CE的KLJ-7A雷达有1200个T/R组件,探测距离超过240公里。霹雳-15E导弹射程145公里,比阵风的流星导弹(120公里)还要远。更关键的是,巴军战机与预警机实现了数据链秒级共享,而印度的阵风与A-50预警机根本不兼容,体系差距一目了然。 最打脸的是印度空军的表现。他们花大价钱买的36架阵风,有12架因为维护问题停飞,剩下的24架在空战中被打得溃不成军。印度网民发现,被击落的阵风残骸上居然挂着法国"米卡"导弹,这种射程只有50公里的中距弹,在霹雳-15E面前完全不够看。有印度飞行员事后抱怨:"雷达还没发现目标,导弹告警就响了,根本不知道对手在哪。" 这场空战带来的连锁反应远超想象。法国达索公司股价暴跌7%,CEO不得不出面安抚客户;中国歼-10CE的订单突然多了起来,孟加拉国、尼日利亚都在打听采购事宜;最尴尬的是印度,花了88亿美元买的"空中堡垒",结果成了巴基斯坦的"移动靶标"。有军事专家调侃:"阵风在印度手里,就像拿着法拉利当拖拉机开。" 其实这场胜利早有伏笔。巴基斯坦从2022年开始接收歼-10CE,两年间完成了与预警机、电子战系统的整合。去年在卡塔尔参加"吉扎尔-II"演习时,歼-10CE就曾用电子干扰逼退过法国阵风。这次实战证明,中国战机不仅性价比高,在体系作战中更是碾压欧洲老牌装备。 现在再看西方媒体的"低端论",简直是自欺欺人。歼-10CE用6000万美元的成本,打出了2亿美元战机的效果,这才是真正的"用小钱办大事"。就像网友说的:"阵风再厉害,也架不住中国导弹射程比你远、雷达比你准、体系比你强。"这场空战不仅改写了南亚的空中力量对比,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工的进步——不是靠堆参数,而是靠实战说话。
印度大军压境的关头,巴铁疯传中国出手信号:40架歼-35马上发货
【66评论】【7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