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输的不冤!岛内媒体在经过分析之后,得出结论称,此次空中对抗,印军输的不冤,这

繁梦间 2025-05-09 17:37:42

印军输的不冤!岛内媒体在经过分析之后,得出结论称,此次空中对抗,印军输的不冤,这一场战斗实际上就是解放军装备单挑了法国、俄罗斯、美国、以色列等列强。 5月8日,岛内媒体援引谭传毅的观点表示,这一次空战展现的实际上就是中国军事装备的跨区域协同作战能力。而印度空军虽坐拥法国“阵风”、俄罗斯苏-30MKI、以色列预警机等列强装备,却因“万国牌”导致的协同性缺陷,在解放军体系化作战面前不堪一击。 印军的致命伤在于装备的“碎片化”。法国“阵风”与俄制苏-30MKI的通信系统互不兼容,以色列预警机无法向战机传递目标数据,导致印度战机在空战中沦为孤立无援的“信息孤岛”。 “阵风”的雷达探测距离仅160公里,苏-30MKI为135公里,而巴基斯坦装备的中国歼-10CE雷达探测距离达220公里,“枭龙”也有170公里。这种代差意味着印军战机尚未发现对手就已被锁定,而霹雳-15导弹凭借150公里射程和抗干扰能力,在超视距外即可完成“发现即摧毁”的流程。 反观巴基斯坦空军,其以中国ZDK-03预警机为核心,构建了“电磁压制-精确打击”的完整杀伤链。预警机干扰印军雷达的同时,引导歼-10CE发射霹雳-15导弹,形成“发现-干扰-击杀”的闭环。 这种跨平台协同能力的背后,是中国军工体系的深度整合——从雷达、导弹到电子战系统的全链路国产化,确保了各装备间的无缝衔接。 歼-10CE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不仅探测距离远超印军战机,还能通过数据链实时共享战场信息,使编队作战效能倍增。 解放军的体系优势并非偶然,近年来中国国防部多次强调“多域协同”作战理念,东部战区常态化开展的海空联合训练,正是这种战略思想的实践。 以歼-20与歼-16的“踹门+清场”组合为例,前者利用隐身优势穿透敌方防空网,后者依托12吨载弹量实施饱和打击,这种分工明确的战术组合已在多次演训中验证了实战价值。而印度受限于装备来源复杂,始终无法建立类似的协同机制。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装备的实战表现正在改写国际军贸市场的规则。此次空战中,霹雳-15导弹的人工智能芯片可自主判断威胁等级,实施多弹协同攻击,这种智能化特性让中东、非洲等潜在买家看到了体系化作战的价值。 这场空战的结果再次印证:在体系化作战时代,单件装备的性能优势已无法弥补整体协同的短板。 解放军通过数十年的技术积累,构建了从预警探测、指挥控制到精确打击的完整作战链条,这种“全链路国产化”的优势,正是印军“万国牌”装备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 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23

猜你喜欢

繁梦间

繁梦间

不被定义,庆幸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