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后汉纪•后皇帝•20 东汉纪•36•37/41后皇帝•考注:张翼、廖化,傅佥、诸葛绪、卫瓘、刘寔、胡烈、蒋舒; 一).东汉纪•36/41后皇帝•考注:张翼、廖化, 【考注】 ①、张翼: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蜀汉灭亡后,魏将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张翼于公元264年,亦为乱兵所杀。张翼是蜀汉第三任庲降都督,由于执法严厉,不得南夷欢心。在北伐上,张翼认为国小民疲,不应滥用武力,是蜀汉朝廷当时极少敢当朝和姜维争辩北伐问题的大臣。 ②、廖化: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即今湖北省襄阳市人。三国时蜀汉将领。廖化曾为前将军关羽帐下主簿。关羽败亡后,归属孙吴,用诈死之计回归蜀汉,被刘备授为宜都太守。刘备去世后,转拜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迁阴平太守,多次参与蜀汉的北伐。官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蜀汉灭亡后,被迁往洛阳,于公元264年中途病逝。廖化以果敢刚直著称,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 二).东汉纪•37/41后皇帝•考注:傅佥、诸葛绪、卫瓘、刘寔、胡烈、蒋舒, 【考注】 ①、傅佥:原籍义阳,今河南南阳,傅肜之子,蜀汉后期将领,关中都督。傅佥自幼随父傅肜定居蜀中,长于谋略,并颇有胆勇,姜维非常欣赏他。魏国攻伐蜀汉时,傅佥和蒋舒防守阳安关,炎兴元年即公元263年兵败战死。 ②、诸葛绪:琅邪郡阳都县人,三国时期魏国人,曹魏及西晋将领。诸葛绪在毋丘俭叛乱时,率军参与平叛。后任雍州刺史,参与灭蜀之战,被钟会诬陷夺取兵权。入晋后,任太常崇礼卫尉。西晋建立后,册封乐安亭侯,即辟雍碑,历任太常卿、卫尉卿等官。 ③、卫瓘:字伯玉,公元220年出生于河东安邑即今山西夏县北,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重臣、书法家,曹魏尚书卫觊之子。卫瓘以镇西军司、监军身份参与伐蜀战争。蜀汉亡后,与钟会一道逮捕邓艾,钟会谋反时,又成功平息叛乱,命田续杀邓艾父子。西晋建立后,历任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司空等职,成功化解北方边境威胁,因功进爵菑阳公。晋惠帝即位后,与贾皇后对立,终在公元291年政变中满门遇害,享年72岁。卫瓘善隶书及章草。不仅兼工各体,还能学古人之长,是颇有创意的书法家。唐朝张怀瓘《书断》中评其章草为“神品”。 ④、刘寔:字子真,公元220年出生,祖籍山东齐河。曹魏及西晋重臣、学者。东汉济北惠王刘寿的后代,刘广之子。少年时贫苦,靠卖牛衣来养活自己。后以计吏身份进洛阳,参与司马昭相国军事,被封为循阳子。因儿子刘夏受贿获罪,被免官。司马遹刚被封为广陵王时,拜刘寔为师。元康初年,晋升爵位为侯,调任太子太保,元康九年即公元299年册封为司空,调任太保,转任太傅。晋怀帝司马炽即位,授为太尉。永嘉四年即公元310 年去世,时年90岁,葬于高唐城东,谥号元。著有《崇让论》,撰有《春秋条例》二十卷、《左氏牒例》二十卷等。 ⑤、胡烈:晋秦州刺史,魏卫将军胡遵之子。胡烈担任将军攻打蜀国时,钟会反叛,和众多将领都被关在成都城中。胡烈之子胡渊当时年十八岁,身先士卒,攻杀钟会,名扬远近。胡烈担任秦州刺史时,正好遇上凉州反叛,遭敌军围困,因没有援军救援,兵败阵亡。 ⑥、蒋舒:三国时蜀汉武兴督、将军;于景耀六年即公元263年,魏伐蜀,钟会攻围汉、乐二城,遣别将进攻关口。舒为武兴督,在事无称。蜀命人代之,因留舒助汉中守。舒恨,开城出降。
《纲鉴易知录》后汉纪•后皇帝•20 东汉纪•36•37/41后皇帝•考注:张翼、
快乐开心正明
2025-05-10 02:27: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