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小便宜,上大当!”山东菏泽,一女子给货拉拉下单,运送48000元现金,现金装在一个纸箱子内,司机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在运送的路上,司机接到一个电话,直接将车开进了派出所……
据山东新闻报道,马女士在玩手机的时候,偶然刷到一个“内部优惠券”,好奇之下,马女士点击了进去。
这个群是任务发布群,任务每10分钟发布一个,按照指令做任务的话,做完三个任务就结算一次。
这不就是动动手就能挣到钱吗?马女士试着刷了几单,很快就挣了四、五百元。这比上班挣的多了,不费时,不费力,动动手指而已。
没几天,马女士接到一个客服电话,“这是有个大单,能返2000元!”来电话的正是之前任务发布群的客服。
象征着钱的话,得先交48000元现金,然后连本带利给马女士返回50000元。此时,马女士已经进入对方设的陷阱里,如果不理睬,什么事也没有。
但是有了之前挣到四、五百元的信任,加上这次2000元的诱惑。马女士一时头脑发热,取了48000元现金,按照要求,放进一个纸箱内,下单一辆货拉拉,运往河南。
货拉拉司机接货后,启程上路,很快公司来了一个电话,称经系统检测,这笔货物可能有黄金或者现金,疑似和电信诈骗有关。
司机一听,搞不好自己的货车别成了洗钱车,二话不说,一脚油门,直接开到了派出所。
报警后,民警一检查,果然搜出五捆现金。为了查清原由,联系了几次后,才联系到马女士,此时马女士还蒙在鼓里。
马女士到派出所接受调查时,还在做着挣2000元的美梦,执意要继续运送。民警还有马女士的丈夫,费了一番口舌,讲了很多案例,马女士如梦初醒,差点被电信诈骗成功。
这次多亏了司机的果断报警和民警的积极劝说,否则马女士必然会成为受害者,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想马女士遇到了的做活动挣钱的事情,属于目前新型的电信诈骗,先给一点甜头,然后骗钱。
所谓电信诈骗,是一种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电信手段实施欺诈的行为。犯罪分子通常冒充各种身份,如银行、公安、法院等工作人员,以各种虚假信息诱骗受害人上当。受害人一旦轻信,便可能遭受财产损失或个人信息泄露。
对于电信诈骗,一定要提高警惕意识,做到:
1.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2.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3.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公司财务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款、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
4.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圣人门徒
小编这个智商就别再编故事了!反诈是好事但编漏洞百出的故事带节奏骗流量就不好了!
唾面自干
脑子被驴踢了
mrLiu
系统怎么检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