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投降了,但这个国家从没真正“认账”,战后七十多年过去,它不但没彻

平南 2025-05-10 16:12:39

1945年,日本投降了,但这个国家从没真正“认账”,战后七十多年过去,它不但没彻底反省,反而一步步重整军备,拉帮结派,还总在中国家门口“搞事”,不少专家现在就说了:美国虽远,日本才是中国面前更紧迫的麻烦。

这事说远了得追溯到上千年前,唐朝时,日本就派兵来参战,白江口海战成了他们第一次“试水”。

真正让中国吃大亏的,是1894年的甲午战争,清朝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台湾也拱手让出。

可这还不是最狠的,1931年起,日本全面侵华,14年间,死伤无数。南京大屠杀,一夜之间几十万人没了命,这段历史没谁能忘。

问题是,日本好像真忘了,战后他们签了不少文件,承诺放弃侵略,但国内有一股势力,专门拧着来。

他们篡改教科书,说“战争责任不明确”;有首相公然跑去参拜靖国神社,祭拜那些战犯。

这事在中国引发了一波又一波抗议潮,但日本国内却没当回事。媒体一边倒,说那是“和平的象征”。这叫人怎么看得下去?

说历史不只是回忆,它是现实的根,这些没清算的账,就像随时可能复燃的火星,而火星就在眼前。

这几年,日本的军事扩张比谁都快,2022年,他们宣布未来5年内国防开支翻番,要占到GDP的2%。

什么意思?就是突破宪法限制,想干啥干啥,买导弹、造战舰、搞无人机,样样上马。

他们还跑去美国买“战斧”巡航导弹,射程一千公里,打谁?说是“防御”,但部署点就在冲绳、与那国岛这些离中国最近的地方,谁信?

他们不光买装备,还在“练胆子”,近年在钓鱼岛周边搞联合军演,雷达一开,导弹一挂,摆明了就是演给中国看的。

在南海也没闲着,跟菲律宾签协议,说是“互惠准入”,实则是变相进驻,更离谱的是,他们派军舰参与南海巡逻,开着军旗跑在中国门口晃悠。

最敏感的是台湾问题,2021年,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说:“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话不是随口一说,他们真有动作。

西南诸岛建基地,模拟台海作战,他们自己媒体都承认,这些军演内容,基本对着解放军来的。

背后撑腰的当然是美国,美日军事同盟一直存在,但现在日本要“跳出”美国那层壳,搞自己的“小圈子”。

他们和澳大利亚、印度打得火热,还拉拢韩国“暂时忘记历史”,为了围堵中国“暂时握手”,这套打法跟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有得一拼。

而真正让人担心的,是他们下一步可能动宪法,这不是危言耸听,2022年,自民党拿下参议院多数,修宪势头一下子上来了。

那部和平宪法,是日本战后“被动接受”的,核心条款第九条,明确规定“放弃战争权利”。

如果真改了,他们不但能“主动打仗”,还可能谋求核武器发展,这对整个东亚都是巨大的不稳定因子。

有人可能说,日本现在经济还依赖中国,不至于真翻脸吧?确实,中国是日本最大出口市场之一,尤其在资源型产品上,像稀土,日本几乎得靠中国供货。

但这种依赖关系是双向的,日本也控制着不少关键技术,比如半导体材料、高精光学仪器。

日本国内早有人提出,“可以在芯片材料上卡中国脖子”,这叫啥?就是把经济当成了战略工具。

与此同时,日本在国际舆论战上也没停,他们拼命炒“中国威胁论”,鼓动西方国家在东海、南海问题上“发声”。

钓鱼岛问题,就是他们刻意挑起来的热点,他们想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让大家忘了当年他们在亚洲干了啥。

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不可能坐以待毙,一方面军力在提升,航母下水、导弹升级、远程打击能力都在完善。

东海、台海方向的部署也日趋密集,防空识别区早就划好了,一有异常就能锁定目标。

另一方面,是外交上的穿插,中国一边加紧和东盟谈合作,一边搞“一带一路”,在日本试图插手南海时,先把周边国家“稳住”。

别看日本去菲律宾走得近,中国对菲律宾的经济影响更大,背后这盘棋,日本没那么容易下活。

再就是历史战线,国际上对战后秩序还是有共识的。中国拿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说得明明白白:钓鱼岛就是中国的,别跟我玩文字游戏。

而对于日本修宪、军事扩张等行为,也在联合国等场合公开批评。不是喊口号,而是拿出证据说理。

这场较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中国不是怕战争,而是想避免战争。但对方要真把台海当成出手的借口,那该亮剑时也不能犹豫。

东亚这片土地太小,容不下两个强国的军队“贴脸开战”,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也要随时准备“让对手疼”。

要说,日本这条“老狐狸”,表面老实,骨子里没忘当年那点野心,他们觉得自己有技术、有盟友、有胆量,能跟中国“掰一掰手腕”。

可别忘了,现在不是百年前了,中国早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病夫”,想在中国家门口“动刀子”?那得掂量清楚代价。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