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子下个月要结婚,我问:老公,咱随多少礼合适呀?”老公伸出三个手指头晃了晃。
“小叔子下个月要结婚,我问:老公,咱随多少礼合适呀?”老公伸出三个手指头晃了晃。我惊讶的问:“三万?”老公没好气地白了我一眼:“想啥呢?怎么可能是三万,是三千!”
我握着拖把的手顿了顿,桶里的脏水晃出了边沿。三千块对我们这个普通工薪家庭来说,可不是小数目。上个月儿子刚交了幼儿园的赞助费,房贷车贷还像两座大山压在身上,这三千块几乎是我大半个月的工资。“能不能少点?”我试探着开口,“要不一千?意思意思得了。”
老公把手机往沙发上一扔,眉头拧成了疙瘩:“一千?我弟结婚!我当哥的就给这点?传出去让人笑话!再说咱结婚时,爸妈和弟弟可都没少帮忙。”他的话像根刺扎进心里,确实,七年前我们买房首付不够,是婆婆偷偷塞给我们五万块,小叔子那时候刚工作,也把年终奖全借给了我们。
可这几年,日子也没见轻松。我在超市当收银员,每天站得脚肿;老公跑货运,经常熬夜赶路。上个月他胃病犯了,疼得直冒冷汗,舍不得去医院,自己买了点胃药硬扛。想到这,我鼻子发酸:“那也得分情况啊,咱们手头紧,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行了!就这么定了!”老公起身进了卧室,摔门声震得墙上的婚纱照都跟着晃了晃。我望着镜子里自己疲惫的脸,眼角的细纹又深了些,突然觉得委屈极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拼命省钱。早饭从豆浆油条换成了白粥咸菜,衣服也舍不得买了,连儿子吵着要的新玩具,都被我哄着说“等过生日再买”。每次路过菜市场,我都要在摊位前反复比价,为了省几毛钱和小贩讨价还价。
婚礼前一周,婆婆突然来家里。她坐在沙发上,摩挲着沙发扶手:“小娟啊,你弟媳妇家彩礼要得高,你爸又生病住院花了不少钱......”我心里“咯噔”一下,果然,婆婆接着说:“你和老大能不能再支援点?”
我攥着围裙的手微微发抖,还没等我开口,老公从房间里走出来:“妈,我们准备了三千块礼金,再多实在拿不出来了。”婆婆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三千?你看看你二叔家,人家儿子结婚,侄子都随了五千!”
老公梗着脖子:“那是人家条件好!我们......”“行了!”婆婆打断他,“养你这么大,这点忙都不帮,白养了!”说完,她站起身,“砰”地摔门而去。
老公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沙发上。我走过去,看见他眼眶发红:“媳妇,我也不想让你为难,可那是我亲弟弟......”我鼻子一酸,坐在他身边:“算了,再想想办法吧。”
婚礼当天,酒店张灯结彩,宾客们欢声笑语。我们随礼时,弟媳妇接过红包,脸上的笑容有些敷衍。婆婆全程板着脸,连正眼都没看我们一下。宴席上,亲戚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礼金:“听说老大就随了三千?”“可不是嘛,当哥的也太抠了......”
我低着头,机械地往嘴里扒拉着饭菜,感觉每一口都难以下咽。老公一杯接一杯地喝酒,脸涨得通红。散场时,小叔子过来打招呼,欲言又止:“哥,其实......”“行了,不用解释。”老公摆了摆手,拉着我就往外走。
回家的路上,夜色浓稠。老公突然停住脚步,蹲在路边,双手抱头:“媳妇,对不起,让你跟着我受苦了。”我看着他单薄的背影,眼泪夺眶而出。这么多年,我们一起扛过生活的风风雨雨,却因为这三千块礼金,被亲人误解。
过了几天,小叔子突然找上门。他手里提着一箱牛奶,神色有些尴尬:“哥,嫂子,其实那天我没看红包里的钱。我妈说你们给得少,我还和她吵了一架。”他从口袋里掏出个信封,“这是三千块,我不能要你们的钱。你们的日子也不容易,我都知道。”
我和老公愣住了。小叔子挠挠头:“我结婚是喜事,不想因为钱伤了感情。以后咱们兄弟俩,还得互相帮衬呢!”老公眼眶泛红,上去捶了他一拳:“臭小子,早这么说不就好了!”
从那以后,婆婆也渐渐明白了我们的难处,不再提礼金的事。逢年过节,两家聚在一起,气氛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有时候我想,亲情就像一根线,偶尔会有疙瘩,但只要用心去解,总能重新变得顺滑。日子还长,只要一家人相互理解,再难的坎都能跨过去。
smart
你的月工资5000左右,你老公跑货运收入应该过万。结婚都七年了,亲弟弟结婚你们连3000块都拿的费劲?一点钱都不存吗? 如果是每月房贷车贷太高,那只能怨你们当初买房买车太自不量力,首付太少,妄想四两拨千斤,结果被秤砣砸了脚。 当年我和我爱人月收入合计8000元左右,每月需还房贷3300元,再刨掉日常生活开支和孩子的费用,也剩不了多少钱。感觉压力很大,但要拿出个万八千出来也不是问题,毕竟每月还是要雷打不动存1000块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