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今天就要在瑞士开始谈了,虽然市场最关注的肯定是关税,但我认为关税不会成为此次对话的重点,因为双方都清楚,关税问题不可能一次谈成,这将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漫长的博弈过程。
今天人民日报钟声也提前打预防针:指望一两次谈判解决问题并不现实,中方对谈判的复杂性有清醒认知,“听其言而观其行”,诚意需要用行动丈量。
并且再次强调:谈判绝非单方面妥协。
这意思很清楚:第一轮接触,只要是“坦诚的,建设性的,双方同意进一步加强沟通”,那就算成功。
那不重点谈关税,双方要谈什么?
我估计美国的短期重点,是美债。
来看一下美国本次参会的官员:财长贝森特和贸易谈判代表格里森,纳瓦罗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都没参加。
有意思的是,上周纳瓦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贝森特负责和中国谈,我负责其他国家。
而贝森特前天在国会参加听证时,也明确表示:本次瑞士对话,纳瓦罗不会参加。
今年总共有9.2万亿美元的美债到期,利息支出预计超过1.3万亿,虽然其中绝大部分是短债,但短债你一样要借新还旧啊。
现在的问题是,发新债还旧债,总要有人来买新债:如果非美机构买的公债占比高,即全球存量美元回流多,那美联储印钱的压力就小;反之需要由美联储来兜底,那美元和美债信用,将会进一步快速下滑。
事实上,明年还有4.2万亿美元的中长期债务到期,这部分的利息支出,可比短债要高得多,那美国明年借新还旧的压力,比今年还要大。
这就是懂王不断施压鲍威尔,要求赶紧降息的主要原因,但关税降不下来,鲍威尔也降不了一点。
我发现总有人以美债绝对不会技术性违约,因为有美联储这个“最后借款人”的角色兜底,来为美债的信用危机做粉饰。
但事实上,20y美债ETF,自19年的高点165美元,已经一路腰斩至87美元,超长期美债反映的是全球资本对“美国未来偿债能力”的判断,真金白银可不会撒谎。
美债的信用危机,来自于两个根本无法解决的矛盾:
1, 美债规模膨胀的趋势无法逆转。
就在昨天,贝森特给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写了一封信,明确财政部的现金头寸和“非常规会计手段”将于8月份耗尽,但那时国会正值休会,所以他呼吁“在7月中旬休会前,提高或暂停债务上限,以维护美国的信誉。
也就是说,到7月份,美国必须发行新债,并尽量多的找到国际买家,以避免美债出现信用危机。
2. 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元和美债的信任度下降,即公债占比不断下降。
这种趋势现在已经显现出来,其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咱们:中国不断的降低美债规模,并持续增持黄金,就是要改变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结构,为人民币国际化,寻找新的锚定物。
但美债规模越来越大,中小国家对于提高公债占比无济于事,所以只能说服东大继续增持美债,以避免美元特里芬两难快速到达终点。
至于这次东大愿不愿意再帮美国一次,那就看钟声的那句话了:“听其言而观其行”,诚意需要用行动丈量!
james
美债,美债,这次不搞死它,就是祸害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