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28日,宋希濂打电话给陈明仁:“张绍勋师长自杀了。陈明仁气愤的说:

国际大碗说 2025-05-10 19:39:19

1944年6月28日,宋希濂打电话给陈明仁:“张绍勋师长自杀了。陈明仁气愤的说:“张绍勋就算不死,我也要枪毙他。” 宋希濂见陈明仁是这个态度,叹气说:“张绍勋开枪时,被身边的副官阻止,枪没打到要害,正在抢救。” 陈明仁气冲冲的说:“原来没有死啊,龙陵阵地失守,他张绍勋就是死了,这个战败的责任,他也得承担。” 论级别,宋希濂是十一集团军的总司令,陈明仁只是71军的副军长。但陈明仁和宋希濂同为黄埔一期生,早期的发展并不差,只是因为性格刚强,不被蒋介石所喜,因此虽屡立战功,到了1944年,军职竟然还只是一个副军长。要知道,当时国军的黄埔一期将领中,别说当军长,就是当战区副长官、集团军总司令的,都是一大把。 远征军滇西反攻时,攻打龙陵的作战任务,交给了十一集团军,宋希濂以71军为主攻部队,让陈明仁以副军长的身份,在前线指挥71军的87师、88师作战。 自攻打龙陵开始,陈明仁就对87师师长张绍勋很是不满,因为71军是宋希濂的基本部队,张绍勋只认老军长宋希濂和现任军长钟彬,对陈明仁的指令,不是很服从。 战斗打响后,陈明仁给宋希濂打电话,不想张绍勋也在给宋希濂打电话,两人的交谈被陈明仁听得一清二楚。 张绍勋说:“宋总司令,建议把87师主力调到左翼,这样利于作战。” 陈明仁大怒,对着话筒说:““张师长,战场越级汇报,你眼里还有没有指挥系统?” 你擅自抽调两个营,导致主阵地兵力空虚!现在敌人反扑,你拿什么守?” 宋希濂试图缓和气氛:“子良(陈明仁的字),张师长也只是建议而已。” 陈明仁说:“总司令,要是再这样偏袒,我宁愿卸甲归田。” 张绍勋是宋希濂的亲信,但他在龙陵之战中,狠狠的坑了宋希濂一把。 6月10日深夜,87师、88师占领龙陵大半,日军残部不足千人,被压缩在一隅。张绍勋向一线的主攻团长询问战况,团长说:““师座,小鬼子溃不成军。” 张绍勋问:“确定已经控制住局面了?” 团长说:“千真万确!兄弟们正在清扫残敌!” 张绍勋欣喜若狂,当即越过钟彬、陈明仁,直接给宋希濂发报,说87师已成功攻占龙陵县城。 宋希濂接到报告时,有点不相信的问:“真的拿下龙陵了?” 参谋说:“千真万确,司令。是张绍勋师长亲自发来的战报。” 宋希濂一拍桌子:“好!立刻上报重庆,这可是滇西反攻的重大胜利!” 很快,重庆方面得知了这一 “喜讯”。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街头巷尾一片欢呼,然而,此时的龙陵县城,却是另一番景象。 日军向龙陵增派的四千多援军,在6月11日赶到。在日军里应外合之下,进入旧城区的87师部队陷入混乱。 “师座,敌人增援部队到了,火力太猛,兄弟们快顶不住了。” 电话里传来焦急的呼喊。 张绍勋脸色变得惨白,喃喃的说:“怎么会这样?不是说已经攻占了吗?” 张绍勋慌乱地抓起电话,向71军军部报告情况。 陈明仁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张绍勋!你是怎么打的仗?谎报军情,贻误战机,这可是重罪。” 张绍勋声音颤抖:“陈军长,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请求允许部队撤退。” 陈明仁断然拒绝:“不行!必须死守阵地!” 张绍勋心急如焚,便又向宋希濂报告,宋希濂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一边是老部下的苦苦哀求,一边是陈明仁的坚决反对。 最终,宋希濂叹了口气:“张师长,你先听陈军长的,坚守阵地,我再想想办法。” 6月16日,战场上的形势愈发严峻。日军的攻势越来越猛,87师伤亡惨重,防线摇摇欲坠。张绍勋又向钟彬军长请求撤退:“军长,部队真的撑不住了,再不退就全完了!” 钟彬亲自到前线查看情况,看到87师的惨状,也不禁动容,下令:“撤吧,保存实力,日后再战!” 重庆的蒋介石,得知攻克龙陵不仅是个乌龙,而且已占领的城区,在日军反扑下又全部丢失,勃然大怒,去电斥责宋希濂。 张绍勋的大意轻敌和谎报战果,导致87师伤亡过半,老长官宋希濂也受到牵连,羞臊之下,张绍勋举枪自戕,在副官拦阻下,未打中要害,被送去医院救治。 这场风波引发了连锁反应,到了9月,老蒋见龙陵仍在激战,很是不满,打发宋希濂去重庆“陆大班”受训,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由副司令黄杰接任。 能去“陆大班”受训,算是殊荣,比如“青马”头子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外甥马呈祥,74军副军长张灵甫等人,就被老蒋特批受训。可对宋希濂而言,却不是那么回事,他是手握重兵的集团军总司令,却被临阵换将,去当了学员,内心的滋味可想而知。 鉴于71军是宋希濂的老部队,走了影响力也很大,老蒋干脆釜底抽薪,将71军军长钟彬也调走,在黄杰的推荐下,由陈明仁接任军长。 黄杰到任后,老蒋下令将第五军的二百师、五十四军等部增援龙陵前线。到了10月下旬,龙陵一线的部队已达十个师,比宋希濂在时,兵力增加了不少。 战至11月11日,远征军终于攻占龙陵。此战,远征军伤亡近三万人,杀伤日军一万三千余人,可谓是惨胜。

0 阅读:257

猜你喜欢

国际大碗说

国际大碗说

纵横国际间,探秘全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