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县一中,父亲不肯给我去读,要让我学泥瓦匠,我怎么哭着求他都没用。 那天晚上,我又一次求父亲说: 爸,只要你肯给我去读高中,等我考上大学,保证不要你再出一分钱。 我毕业出来上班,每个月都会把工资交到你手里,你买酒喝也好,你打小纸牌也好,我全部没意见。 可即使我这么求,父亲还是冷哼一声,一句话也不说,披起外衣出门找人喝酒去了。 我一脸沮丧,满眼含泪,趴在黑乎乎的大桌上万念俱灰。 昏暗的煤油灯在一明一灭,活像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我知道,生在这种家庭里,有这样的父亲,自己成绩再好也没用,注定没有出路。 母亲在边上抹泪,她劝我: 喜根啊,我看你还是听你爸的话,不要读这个书了,去跟着赵大法学瓦匠吧,早点学出来,能早点挣钱。 等过几年,娶一个媳妇,安安稳稳过日子,这不比读大学强吗? 我听不了母亲这些唠叨,感觉心里憋的难受,站起身走出了院门。 我来到野外,坐在田埂边,听着满稻田的虫鸣蛙唱,眼里的泪,再也控制不住,冉冉而下。 我父亲是农村人口中的二流子,好赌好喝好玩。 家里只要有点钱,都被他拿去买酒喝了,或者在赌桌上送给了别人。 一开始母亲还会说他几句,可是,在被修理了几次后,她再也不敢管父亲。 父母一共生了三个孩子,我是老大,是男孩,下面还有两个妹妹。 一般家庭里,多少有点重男轻女,可在我家,不存在这种思想。 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在父亲眼里是一样的不受重视。 我小学毕业时,他就让我辍学帮着家里干农活。 我不肯,跪着央求他,他就是不答应。 幸亏村长赶来,吓唬他说不给孩子上学会触犯法律,他这才松了口,我多读了三年书。 可我这书读得并不轻松。 每天一放学,我都要飞跑着回来去地里薅草施肥打药收割……。 只要我少干一点活,父亲就嚷嚷让我退学。 因此,我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挤出任何时间埋头学习。 在我的勤奋努力下,每次考试我都在年级前五。 班主任夸我天资聪慧,前途无量。 可他却不知道,我的所有进步,是多么的艰难,我一直在跟父亲拔河比赛。 如今,我好容易考上了人人羡慕的县一中,父亲的一句不同意,让我三年努力打了水漂。 父亲有他的小九九。 他打算让我拜一个名叫赵大法的为师学泥瓦匠,学两年出来,就可以挣钱给他用了。 如果送我去读高中,三年不但挣不到一分钱,家里还要拿出钱来供我。 他左右盘算,都觉得不合算。 母亲没有读过书,她听父亲这样算账,也觉得有道理。 所以这次,她也站在了父亲这一头,这怎么能不叫我绝望透顶? 上大学是我唯一的梦想,可我的梦想,被原生家庭中途扼杀了。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在外面哭到半夜。 露水湿透了我的衣服,我都不觉得凉。 远处传来瘆人的鸟叫声,我也不感觉害怕。 只有无边的黑暗与绝望笼罩我,让我喘不过气来。 第二天,父亲拎着两瓶白酒一盒点心,就把我送去了邻村赵大法家里,拜托他好好教我学手艺。 赵大发跟我父亲差不多年龄,长得精壮干练,皮肤黝黑,眼神里透出来一股坚毅。 他上下打量我片刻,问父亲: 老丁,这是你儿子吗?怎么感觉长得一点都不像你? 你看你,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一点都不上线,可你的儿子,一看就是老实乖巧那种。 父亲低头哈腰讨好一笑: 赵师傅,让您见笑了,他真是我的儿子,今年16岁了,今后还望你多多教他真本事,学成了,自然忘不了你的大恩大德。 赵大法不客气说: 就你那德性,我真不想收你的儿子为徒,但这孩子合我眼缘,我一看就喜欢,就让他以后跟着我吧,只要他不怕吃苦,我会把自己这点能耐全交给他。 父亲听罢,大喜过望,赶忙拉过我磕头拜师。 要知道,赵大法的手艺,在方圆二十里十分有名,谁要做了他的徒弟,那可是倍有面子。 就这样,我成了赵大法的徒弟,每天跟着他早出晚归的干活。 我以为自己大学梦就这么破灭,这辈子只能跟砖头沙灰水泥打交道了。 谁知,我一个女同学的一声惊呼,让我的黑暗人生又重见曙光。(上集) 注:上集下集5月11号已经一起发布,如果刷不到,就进去我的主页阅读。
女儿婚礼结束了,让我心寒的事也发生了。从小养到大的女儿,不说以前多少,单单大学四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