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色集 | 明宣德 青花缠枝牡丹纹骰子碗
拍品胎体厚重坚致, 侈口弧腹,形制硕大,碗形极其规正,端庄华美,颇为难得。外壁口沿绘青花弦纹两道,腹部绘缠枝牡丹花卉纹,八朵牡丹花饱满高洁,枝叶繁茂婉转,形态妍美怡人。胫部及圈足分别点缀变形莲瓣纹及朵花纹,内壁素白无饰,更显静雅脱俗,内外对比鲜明强烈。此碗构图饱满,纹饰层次丰富,繁而不乱。近口沿处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单行横款。
宣窑画工臻熟超绝,以写意取代工笔,笔法虚实相济,深得水墨神髓。所绘缠枝牡丹,除祈求富贵吉祥外,因其花枝连绵不断,亦寓有“生生不息”之意。本品青花发色浓丽耀眼,苏麻离青积料处经烧制后于器表凝结成黑斑,即所谓“铁锈斑”,后代御瓷争相效之。拍品宝光内藴,历数百年而风采依旧,实属宣窑青花之精作,不为多得,稀有珍贵。
宣德时期政局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由于景德镇在明代废除了元代的“匠户制”,工匠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从大量的传世品和出土器物来看,宣窑承袭前朝技艺而来,重视创新,不乏超越前朝之作,本品即是其中显赫而珍罕的一例。拍品造型特殊,但得洪武、永乐时期可见传承。参考1994年出土于景德镇珠山东门头,“明洪武青花缠枝四季花卉纹莲子浅碗”,及瑞士玫茵堂藏“明永乐青花缠枝月季花纹厚壁碗”。
此碗型吸取前朝式样,成宣德一朝之制,造型端庄敦实,胎体厚重坚致,口沿平切,棱角明显,为宣德碗类最奇特者,比较宣窑圆器能与之相当品类,亦仅见洒蓝釉暗刻龙纹钵和青花云龙纹钵,皆以厚胎平口著称。其功用文献失载,后世众说纷纭,至今未明,其中一种说法流传甚广,认为其是宣德宫中掷骰子游戏所用,盖因其壁厚,不易破损,故常称其为“骰子碗”。此碗型外壁装饰构图尚有绘折枝花果、莲花八宝、松竹梅、云龙纹等,圈足上边饰可见朵花、卷叶、朵花与叶片等,散见于世界各大收藏机构,其中香港葛氏天民楼收藏最盛,涵括五类图案,是为当今一绝。
《景德镇陶录》评价宣窑瓷器有“诸料悉精,青花最贵”之说,其艺术成就被称为“开一代未有之奇。”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有“宣窑之美为有明一代冠,不但宣红,宣黄彪炳叶已也,即青花、五彩各器并发明极多,咸为后代所祖……。”明人张应文《清秘藏》赞誉“我朝宣庙窑器,质料细厚,隐隐橘皮纹起,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汝窑敌。即暗花者、红花者、青花者,皆发古未有,为一代绝品”。今观此器,前贤评价之高不为虚言。
尺寸:直径26.7cm
来源:中国嘉德2025年春拍《日月光华—明代御瓷珍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