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停火哪种因素作用最大?孙玉良:中国武器打疼印度才是主因】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0日,印巴在经历一场激烈冲突后“喜剧般”停火,让担忧印巴局势失控的人们松了一口气。之前,这两个有核国家都口气强硬,印度总理莫迪“授权军队拥有行动自由”,发起的“辛多尔行动”给巴基斯坦造成严重平民死伤;而巴基斯坦总理同样口气强硬,誓言保护国家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巴方用进口的中国武器成功击落了数架印度战机和几十架印度无人机。要知道,印巴都是拥有核弹的国家,如果局势失控是有核战风险的。没想到离“5.7大战”仅仅过了三天,双方都宣布不打了,迅速达成了停战协议。
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刘宗义看来,印巴停火达成了“一场胜利,各自表述”的效果,除了当事国各自宣布其军事行动达到战略目的“取得胜利”外,美国、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伊朗等三十多个参与斡旋的国家都在为印巴和平邀功,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真实社交”发文称印巴是在“美国彻夜调停”下达成的“全面而直接”的停火,给外界造成美国发挥主要作用的印象。那么,是美国这位“和平大使”起到了决定作用吗?显然不是,印度和巴基斯坦没那么听话,只不过是“借坡下驴”,给了美国一个面子罢了。
我认为发挥作用最大的是中国,或者说是巴基斯坦进口的中国武器,一战定乾坤,打疼了印度。巴基斯坦从中国进口了JF-17“枭龙”战斗机、VT-4坦克、防空导弹等先进军事装备,用中国研制的“歼-10CE”战机、中远程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霹雳-15空空导弹”和 “红旗-9远程防空系统”,第一回合就用“6:0”的战果震惊了世界。法国产“阵风”战机、俄罗斯产“苏30MKI”等6架印度进口飞机,在中国先进武器面前都成了瞬间被击落的活靶子。正是中国提供的先进武器在印巴战场上对印度形成了有力威慑,实质性地推动了“以战促和”的局面。
众所周知,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国际影响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仅次于美国。中国与巴基斯坦保持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同时与印度也存在经济与外交联系。在印巴冲突升级时,中国多次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并通过外交渠道推动停火,强调“对话协商是解决争端的唯一正确途径”。但中国的“劝和促谈”角色也不是印巴停火的主因,印度也没那么听中国的话。中国、美国、伊朗、沙特、土耳其等30多个国家参与的外交斡旋固然都很重要,真正让印度在冲突中保持克制及时踩刹车的,是中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先进武器装备。印度领教了中国武器的厉害,虽然气势汹汹但知道打不赢巴基斯坦,这才是主要因素。
近年来,巴基斯坦军队列装了大量中国制造的武器系统,包括JF-17"枭龙"战斗机、HQ-9防空导弹系统、VT-4主战坦克等,其中JF-17“枭龙”战斗机是中巴联合研制的战机,早在2019年印巴空战中JF-17就击落了印度米格-21,展示了强大的战斗力。这次巴基斯坦空军又出动了JF-17“枭龙”战斗机,在印度旁遮普邦阿丹普尔地区使用高超音速导弹精准摧毁了印度部署的S-400防空系统,而巴基斯坦引进的中国远程防空系统“HQ-9防空导弹”极大增强了其国土防空能力,使印度空军对巴反击的效果有限。正是中国产先进武器极大提升了巴基斯坦的攻防军事实力,才让印度在军事冒险时不得不三思而行,深知若冲突升级,面对装备中国先进武器的巴基斯坦军队,自身可能付出沉重代价。
因此,中国武器实际上起到了"以战止战"的作用,迫使印度回到停火的谈判桌前。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支持并非是为了加剧冲突,而是通过增强巴方的攻防能力,迫使印度认识到军事手段无法解决问题。这种"以战促和"的策略,使印度这个自诩的,与美国、俄罗斯、中国并列的“第四军事大国”在冲突中难以取得决定性优势,最终不得不被迫选择停火。要知道,战争刚开始时,美国和俄罗斯是都站到了支持印度这一边的,大涨了印度的战斗士气。但后来的事态发展出乎意料,在中国武器大展神威的时候,美国当起了“和事佬”,俄罗斯由支持印度改为保持“中立”,中国则通过平衡的外交政策与军事合作,既维护了巴基斯坦的安全利益,又避免了局势失控,从而成为印巴停火的关键推动者。
综合来看,中国在印巴停火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中国通过外交渠道积极劝和;另一方面,中国提供的先进武器使巴基斯坦具备足够的威慑力,让印度不得不接受停火。这种“外交+军事”的双重策略,实质性地达到了“以战促和”的目的,为南亚地区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我的看法:未来中国仍将是印巴和平进程中最具影响力的外部力量之一,其作用远大于美国、俄罗斯以及参与斡旋的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