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为了从普通百姓身上捞钱,那真是毫无底线,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干!这不,郑州街头就出现了摊贩被强征“保护费”的荒唐事儿。每月上交芙蓉王香烟,一个黑衣大哥蛮横代表“官方”收费,不掏钱就别想摆摊!摊主们忍气吞声几个月后终于奋起“反抗”,这一查,竟挖出了惊人真相。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隐情?难道真是城管私下收费?
五月的郑州夜市热闹非凡,路边摊生意红火。可曹师傅却摊上了大麻烦。他有个小摊位,做点小本生意,各种证件齐全,本以为辛苦挣的钱能稳稳落袋,没想到竟有人来收“保护费”!
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整天在摊位周边晃悠,只穿衬衫,袖子捋得老高,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他挨个摊位走过去,扯着嗓子吼:“想在这儿摆摊就得交钱!”把小贩们都整懵了,这地方啥时候冒出街头恶霸了?
小贩们可不惯着他,纷纷质问他来路。结果,这男人的话让大家惊掉下巴:“这钱是拿去打点城管的!不交钱,有你好受的!”
早些年,暴力执法、蛮横掀摊的事儿或许有,但国家扫黑除恶多年,公职人员素质大幅提升,现在都是生怕摊贩不满意闹到单位,哪还有这种事?更何况这男人既没工作证,又没穿制服,谁信他的话?
有人压根没把他当回事,这男人倒好,面对“拒不配合”的小贩,甩个脸色就走。可谁也没想到,跟他对着干的摊主,第二天早上就遭遇了突击检查!
收钱大哥真“手眼通天”?第二天一早,市监局工作人员就找上门,从证件到卫生,再到占道,把那些不服从管理的小摊查了个底朝天。其实,不少路边摊或多或少都有点卫生问题,遭了突击检查的商贩们吓得战战兢兢。
要是真查出问题,直接停业整顿;就算完全合法合规,市场监管局围着小摊左看右看,这阵仗也足够把食客吓跑。小摊贩们本就收益不高,这么一折腾,生意根本没法做。
而那些乖乖交了“保护费”的摊贩,完全不在这次检查范围内,工作人员连看都没看他们一眼。这就很明显了,收钱的男人“上面有人”啊!不少摊贩心想,一个月几百块钱能买个心安,交就交吧!
甚至,摊贩们还自发给男人的行为找借口,什么不穿工作服是因为这事见不得人,不戴工作证是不想暴露身份。说白了,就是想干坏事又怕被告,遮遮掩掩,还真有点“背景”。
后来,男人不直接收钱了,改成收烟,两百块的芙蓉王,一个月一条,他每月能从摊贩手里收二十多条,足足五六千块钱!这行为也被套上了“合理”的解释:直接拿钱太明显,以物代钱当幌子。
面对这种情况,当地摊贩哪敢往上告?大家都默认这是上面的指示,一个月多花两三百块钱,真闹大了,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
可偏偏有人不信邪,曹师傅偷偷录下男人蛮横要烟的丑态,带着视频闹到了都市频道!
“上供”还是“上当”?
都市频道记者调查发现,和曹师傅一起摆摊的二十多位商贩,都遭遇了同样的事。每个摊贩都有自己的“交钱时间表”,每月到日子,黑衣大哥准时来收费,比发工资还准时。
要弄清真相,只有一个办法:直接问相关部门,这男人到底是谁。曹师傅和记者来到当地政务大厅询问,结果工作人员也一脸茫然。
这个每月按时来收钱收芙蓉王的,压根不是政府的人,档案里没记录,也没人认识他,更没人授权他收钱!
曹师傅困惑不已,不交钱就查摊,这怎么解释?他可实实在在掌握着小摊贩们的“生杀大权”!
工作人员解释,那块摊位本就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不存在因为“没交保护费”才故意找茬的情况。仔细想想也对,普通人动点坏心思,也能“指哪查哪”,毕竟同行恶意举报,让市场监管局去查摊的坏老板可不少。
更重要的是,调查中还发现,收钱的“大哥”其实也是其他摊位的摊主。
这下曹师傅恍然大悟:旁边摊位的摊主谎称城管部门收“保护费”,不给钱就向市监局举报让人查摊,一次次下来,假的也成了真的,就靠一张嘴讹了别人上万块!
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已介入调查。到底是普通人冒充公职人员敲诈,还是另有隐情,还得等调查结果公布。要是真有违法乱纪行为,这摊主做出这么恶劣的事,既伤害同行,又损害公信力,必定难逃法律制裁!
随缘自在
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