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被打服有两个意义:   第一,打仗打没了外资的信任   印度一直想抢中国的饭

御疆聊军事 2025-05-12 00:41:30

印度被打服有两个意义:   第一,打仗打没了外资的信任   印度一直想抢中国的饭碗,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美国也一直捧它,指望它替代中国,结果这一仗打完,外资企业心里直打鼓:连自己国家都保不住,谁敢来你这儿开工厂?   中国供应链早就对印度防着一手——政策朝令夕改、动不动罚款封厂,谁受得了?现在连欧美企业也得掂量掂量了。   东南亚国家(比如越南、马来西亚)估计偷着乐:少了个抢生意的!墨西哥更是躺赢,美国工厂干脆直接搬去那儿更省心,印度想当"下一个中国"?这梦起码得再等20年。   第二,70年发展,中印差距越拉越大   印度和中国差不多同时建国,当年印度条件比中国好得多,钢铁、工业底子都更强,结果70年过去,印度军队还在用"万国牌"武器(买的俄罗斯、法国、美国的装备凑一起),而中国随便支援点技术给巴基斯坦,就能把印度打得找不着北。   这说明啥?中国是真把工业化搞成了,印度还在瞎折腾,中国能造高铁、5G、航母,印度连铁轨标准都统一不了,这不是技术问题,是整个国家的发展路子出了问题——光靠买买买,没有自己的工业体系,永远只能当个二流玩家。   印度长期深陷多重困境,发展目标与现实相去甚远,在制造业方面,虽欲效仿中国模式,可基础设施落后、电力供应不稳,极大地阻碍了工业发展。   在外交政策方面摇摆不定,时而向美国靠拢,时而倒向俄罗斯,如此反复无常的态度实难获取国际信任,尽管强调人口优势,但教育体系薄弱,大量年轻人缺乏专业技能,只能从事低端劳动,难以实现真正的"人口红利"。   反观中国,稳扎稳打搞基建、搞教育、搞科技,几十年埋头苦干,现在产业链齐全、国防自主,这才是真本事。   印度此次吃亏,给世界敲响警钟:无安全则无发展,缺乏自身工业体系必受制于人,中国之路虽缓,却是真正走向强大的正途,印度若仍不省悟,日后差距恐将愈发悬殊。

0 阅读:3
御疆聊军事

御疆聊军事

御疆喜欢聊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