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原生家庭出现裂缝,给孩子带来的伤一定是存在的,无论后续有多么和谐。在看到别人家父母恩爱的时候,没有一个父母离异的小孩不会产生疑问,只是这个时段过去后,成熟了、看得更多了,也就将这个伤口暂时搁置在某个角落了。
亚轩第一次感受到耀文对于家庭的责任感或许是在耀文说出“成为家里的顶梁柱”的时候,小小年纪的梦想不是围绕自己而是围绕一个家庭。
后来更具体的感知应该是在日常涉及到与家人的相处里。尤其亚轩本身和家里人相处轻松自在,可以撒娇讨爱的态度,能够和耀文形成鲜明对比。这里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亚轩对耀文的爱,他并不会随便对谁都去共情去花心思感受,由爱产生的是全面又不讲道理的心疼,一个夸张的比喻,健全人对不健全人所受的伤害来自常识更来自想象。
在某个相拥的深夜,两个人将这些全部摊开,耀文一定会平淡地阐述事实,或许会笑说某个节日要准备两份礼物,因为对于他来说家庭这个客体在他心里的定位已经固定,他并不多消耗自己,也就略过了某个瞬间的酸涩。可是,爱会诞生奇迹,亚轩会捕捉到没说出的这些瞬间,但不需要复述苦痛和眼泪,只需要抱得更紧。
到真的去到耀文家里,其实已经是耀文成为顶梁柱的时候了,好孩子在工作中的体面大部分都是来自家庭的塑造,所以即使再成功,也不会特别改变自己在家里的位置,弟弟是优先级、父母是优先级、长辈是优先级,亚轩在礼貌之余敏锐感受到了耀文家与自己家的不同,但这都是藏在心里的想法,因为爱首先要尊重,他或许是在此时完全懂得了耀文曾说出顶梁柱的意义。
但这些都不妨碍,耀文在他这里是优先级。
相较于家庭,更多时候是亚轩和耀文待在一起。在家里,耀文要做这做那照顾别人负责很多事情,在亚轩身边,耀文喜欢管着亚轩、操心他很多;在家里,耀文会小小年纪在厨房打下手,在亚轩身边,耀文已经学着做菜给对方吃。不谈未知形状的伤痕,拿二人的日常去覆盖,亚轩全盘接受耀文的照顾、笑着尝老了的牛肉。
回头一看,伤口都开满幸福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