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39岁的黄克诚迎娶23岁的女大学生唐棣华,没曾想,新婚之夜,黄克诚就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5-12 09:35:59

1941年,39岁的黄克诚迎娶23岁的女大学生唐棣华,没曾想,新婚之夜,黄克诚就一脸严肃说:”我的岗位比你高,所以我一定要对你约法三章!”

1941年,阜宁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宋乃德,将一位23岁的女大学生唐棣华,介绍给了39岁的黄克诚。  

彼时的黄克诚已经年近不惑,却还是孑然一身。忙于革命工作的他,无暇兼顾个人终身大事。

  所以,战友们看到他这个样子,都为他的婚事发愁。

于是,宋乃德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县委书记唐棣华。

当宋乃德提出要给唐棣华介绍对象时,唐棣华有些意外。但当她得知对方是八路军的干部黄克诚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好奇。  

第一次见到黄克诚时,唐棣华还是有一些惊讶。

  眼前的男子,身材瘦削,瓜子脸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看上去更像个书生而非将军。

  但当两人交谈时,唐棣华发现,这个男人虽然外表斯文,却有一颗火热的心,一腔革命的热忱。  

同样,黄克诚也被眼前这位年轻的女县长吸引。

  她漂亮而不失知性,谈吐不凡却又平易近人,两人的志趣相投,让黄克诚生出了与她携手一生的念头。

即便有着16岁的年龄差,他们还是毅然决然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然而,让唐棣华没有想到的是,新婚之夜,黄克诚竟提出要和她“约法三章”。

只见,黄克诚语气严肃道:“虽然现在男女平等了,但是我的岗位特殊,有许多事情不能同你讲,希望你能理解。”  

唐棣华知道,嫁给一个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军人,就意味着要接受分离和牺牲。

  但她坚信,她嫁给的不仅是一个丈夫,更是一位志同道合的战友、一名为理想奋斗终生的共产党员。  

于是,唐棣华坚定地点了点头,接受了丈夫开诚布公的“约法三章”。

  婚后第二天,唐棣华就重回工作岗位,和丈夫一起投入到紧张的抗日斗争中。

  在随后的岁月里,无论是抗日战争的烽火,还是解放战争的硝烟,都没能阻挡这对革命伉俪并肩前行的脚步。  

唐棣华先后出任女子中学校长、省妇联主任等职,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奉献。

  而四个孩子的相继降生,让她暂时放下了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家庭生活中。

  面对繁重的家务和育儿任务,唐棣华没有抱怨。她深知,丈夫肩负着党和国家的重托,无法分身照料家庭。  

正是有了她在背后的支持,黄克诚才能在事业上奋勇向前、鞠躬尽瘁。

  在当时特殊的年代,黄克诚也曾遭遇不公正的待遇和误解。

  当有人劝说唐棣华与丈夫“划清界限”时,唐棣华坚决拒绝:“我相信我的丈夫,我愿意与他同甘共苦。”   

1986年12月28日,这位坚毅的共产党员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在他的身后,留下了妻子唐棣华无尽的追思和眷恋。

0 阅读:147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