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2年,70岁的“东吴大帝”孙权病重。临终前,他唤来暗卫,下达了最后1道密旨:“赐死皇后潘淑,不得有误!”就这样,20多岁的潘皇后突然暴毙而亡,香消玉殒。不久后,孙权含笑而亡。
潘淑是东吴一小官吏的女儿,从小便出落的国色天香。随着年龄的增长,潘淑的美名逐渐传递开来,每个人都知道潘淑有着不亚于大小二乔的风采。
可天有不测风云,潘淑的父亲因为犯罪,最终被衙门处死,潘淑就此成为了孤儿,被父亲连累的潘淑和其姐姐被拉到了宫中进行织衣服的劳作。
进宫的那一天,潘淑的姐姐痛苦的抱着潘淑,想到自己未来的悲惨遭遇,年纪轻轻就要一辈子守在这个后宫中,还要一直织衣劳作,不免悲从心中来,痛哭了起来。
潘淑一边安慰自己的姐姐,一边在心里给自己打劲,因为潘淑觉得后宫是一个天堂和地狱的跳板,只要把握好,一定有希望在后宫中得到机会,而这个机会,自然是身为皇帝的孙权,只要博得了孙权的心,天堂举手可得,反之则是地狱。
正是潘淑的这份异于常人的决心和头脑,才为自己成为东吴第一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定下目标的潘淑,每日完成规定的织衣任务后,便开始读书和研究乐谱。
因为潘淑知道,见惯了美色的孙权断然不可能仅仅因为美色就宠幸她的,所以,即使天再黑,时间再紧凑,潘淑都会找时间学习,每日雷打不动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可繁重的劳作加上拼命的学习,潘淑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整个人显得又纤细又柔弱。
可谓是无巧不成书,后宫中渐渐流出了一些传言,说织衣坊有一个柔弱女子,其才华和颜值不亚于宫中的任何一位妃子。
这话传到孙权耳边后,孙权立即就来了兴趣,当即找来了画师,让其画一幅潘淑的画来,画师领命后,找到了潘淑,见到本人之后,画师惊为天人,当即用尽了自己的毕生所学,画出了一幅绝美的人像图。
不久,潘淑的画像便被递交到了孙权的手上,孙权看到此画之后,连忙问道:“此人在哪,快带朕去见她。”
随即,孙权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织衣坊,孙权一到织衣坊,满屋子的人都被吓得跪地请安,唯独潘淑一人依旧在从事手中的工作,待织完衣物,潘淑才款款起身,向孙权请安。
孙权瞬间被潘淑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给吸引了,当即把潘淑带走了。
殊不知这都是潘淑的计谋,她心里清楚,孙权贵为君主,平日里身边都是恭维声,只要稍稍冷落他一下,便可以勾起孙权的好奇心。
事实证明,潘淑的做法的正确的。孙权当晚就宠幸了潘淑,第二日潘淑就便封为了夫人。
被封为夫人的潘淑,没有得意忘形,因为她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要成为一宫之主的皇后。
所以,潘淑在以后和孙权的相处中,总是春风拂细柳一般的对待孙权,时刻关心孙权,但又保留一丝距离感。
潘淑的做法成功拿捏住了孙权的心,从此以后,六十二岁的孙权走到哪里都要带着潘淑。
244年,受尽了恩宠的潘淑生下了孙权的皇子孙亮,老来得子的孙权十分开心,对潘淑母子更是宠爱有加。
当时的太子是孙权的三儿子孙和,可孙权的四儿子孙霸对太子之位也是虎视眈眈,两者斗的死去活来,慢慢形成了两大派系。
朝廷之上的人也是纷纷站队,局面变得愈发的混乱,孙权对于这些事看在眼里,却没有干涉。
250年,在孙亮7岁的时候,孙权做了个令东吴之地颤抖的决定,他废掉了三儿子孙和的太子之位,处死了孙霸,并立孙亮为太子,并为孙亮找到了辅政大臣,待自己离世之后,孙亮也有所依靠,能有时间成长。
而潘淑也在孙亮成为太子,于251年,被孙权立为了东吴的第一个皇后。
可潘淑在成为皇后之后,开始得意忘形,不顾病重的孙权,在后宫中肆意妄为,对待宫女也十分苛责。
潘淑的行为越来越不收敛,她开始打听汉高祖刘邦之妻吕后干政的故事,这让东吴的臣子感到了一丝不妙,便连忙上书孙权,说潘淑有外戚干政的嫌疑。
孙权为了保住自己的东吴,便下令赐死潘皇后。
潘淑从一介宫女翻盘成为了东吴的第一任皇后,不可谓不传奇,可潘淑没有在最后守住自己的野心,这才落得个凄惨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