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0年,朱元璋下令抄了陈家,8岁的陈子善站出来,怒吼道:“我祖父陈德为你挡了9箭,我父亲为大明战死,为何还要抄我陈家!”朱元璋也不生气,他笑着说:“我只是抄了你家,没诛九族,你就该很感谢了”!
一座空荡荡的府邸,一群无助的遗孤,还有一句撕心裂肺的控诉:“我祖父为你挡了九箭,我父亲为你战死沙场,你为何还要抄我的家?”
八岁的陈子善站在废墟中,向曾经的救命恩人朱元璋发出了这样的质问。
而他得到的,只是帝王冷酷无情的回应:“我只是抄了你的家,这是天大的恩赐,你应该感谢我。” 二十多年前,那时的朱元璋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草莽英雄,而陈德,这个来自濠州的武夫,刚刚投入到朱元璋的麾下,开始了他戎马倥偬的一生。
陈德英武不凡,骁勇善战,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
每次出征,陈德总是冲在最前,毫不畏惧任何危险。他的勇敢和忠诚,很快就赢得了朱元璋的赏识和信任。
然而,转折出现在鄱阳湖的那场决战中。
朱元璋与他的死对头陈友谅在这片波涛汹涌的湖面上,进行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
朱元璋寡不敌众,眼看就要落败。关键时刻,他的战船却意外触礁,成为了敌军的活靶子。
危急关头,陈德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躯为朱元璋遮挡箭雨。
九支利箭,深深地没入他的血肉之中。鲜血染红了甲胄,染红了湖面,也染红了朱元璋的双眼。
但陈德却岿然不动,直到援军赶到,朱元璋得以脱险。
握着昏迷不醒的陈德的手,朱元璋泣不成声:“我发誓,今生今世,一定要厚报你的救命之恩。”
胜利的曙光终于照耀在朱元璋的军队上,陈友谅败退,朱元璋得以成为群雄并起时代最耀眼的那颗新星。 而陈德,虽然身负重伤,却也因此而名声大噪,成为了朱元璋最倚重的心腹之一。
鄱阳湖一战后,陈德并没有因伤势而退居二线。他很快又投入到了更多的征战之中,继续为朱元璋出生入死。
无论是北伐元朝,还是击败各路敌军,陈德总是勇往直前,屡建奇功。
1370年,朱元璋册封陈德为临江侯,这是无上的荣耀,是皇恩浩荡的证明。
陈德也终于可以稍稍喘息,开始享受这来之不易的荣华富贵。
然而,天妒英才,陈德却没能享受这份荣光太久。
1378年,英年早逝的陈德撒手人寰,将满腔的热血洒向了疆场,留下了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和一位悲痛欲绝的遗孀。
朱元璋得知消息后,他下令停朝三日,追封陈德为杞国公,并将他的爵位传给了年仅五岁的陈德之子陈镛。
时光荏苒,朱元璋建立起了大明王朝,成为了一代明君。
而稚子陈镛也在父亲的荫庇下,顺利继承了侯爵,成为了风光无限的贵胄子弟。
谁曾想到,盛世之下却暗流汹涌。
随着朱元璋对权力的渴求日益膨胀,他开始了一场场腥风血雨的清洗。
功臣们成为了他眼中的巨大威胁,不管是在朝中还是在疆场,都难逃被诛杀的命运。
陈家虽然门第高贵,却也未能幸免。
当朱元璋从一个家奴的口中得知,陈镛曾与胡惟庸有过往来时,他勃然大怒。
胡惟庸谋反案曾令他心惊胆战,如今又有诸多功臣被牵连其中,这简直就是他权力的梦魇。
朱元璋下定决心,要斩草除根,不留下任何后患,即便是当年的救命恩人,即便是陈德这样的忠臣,也难逃厄运。
诏书很快下达,追废陈德的爵位,并命陈府被抄,朱元璋下手之狠,让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而此时的陈镛,已经战死沙场,年仅八岁的陈子善,面对家破人亡的惨状,向着昔日的皇恩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控诉:
“我祖父为你挡了九箭,我父亲为你战死沙场,你为何还要抄我的家?”
“我只是抄了你的家,这是天大的恩赐,你应该感谢我。”冰冷的回答,宛如利刃,刺透了稚子的心。
天下为重,江山为大,在这权力的游戏里,恩怨算什么,情谊又算什么?
喜欢思考的老陈
说厚报你的救命之恩就非报不可!
难得糊涂
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
玫瑰街美食小咖
恩赐?
用户32xxx27
就是有10个免死金牌,也得找你11个死罪
用户15xxx13
朱元璋主要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所以疑心病重的令人发指
安之若素
瞎编,抄家皇帝亲自去?
捧谁不是捧呢 回复 05-12 23:56
别人干不出来,但那老朱是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