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在延安吃了一顿当时价值一块多钱的饭,回去就觉得请他吃饭的润之先生太苦了,跟他见过的别的领导们实在天壤之别,还整天开会讲课连个代步的车都没有,不是步行就是骑马,那都是山路,又慢又不安全。 陈嘉庚口中的润之先生就是毛泽东,他在延安吃了一顿1.5元的饭,回家后却对儿子说“中国的将来有望了!” 陈嘉庚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难道一顿饭就把他“收买了”? 陈嘉庚早些年就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是中国最早的一批“革命党人”。不过他后来跟随父亲去了新加坡经商,逐渐远离了革命事业。 在新加坡的陈嘉庚发挥了商业天赋,他投资了米业和木材多个领域,还一度成为了有名的“橡胶大王”。陈嘉庚虽然人在国外,但他的心里一直惦记着祖国的安危。 日本侵略中国时,陈嘉庚在国际上揭露日本的罪行,抵制日本的“不齿”行径,还号召海外的华侨联合起来,共同为在战火中的国家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陈嘉庚组建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委员会”,这个组织是为了团结海外的力量,不少爱国华侨捐献了不少的资金,这些钱预计用来支援祖国对抗日本的侵略。 关注着祖国安危的陈嘉庚,决定在1940年赴国内考察。由于陈嘉庚曾经是同盟会的成员,他选择了将第一站定为重庆。 在重庆的蒋介石可“高兴坏了”,毕竟陈嘉庚的手里握着爱国华侨的资金,可是个移动的“钱袋子”。蒋介石希望陈嘉庚能将资金,用于国民党的军队建设,因此就给办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 为了充分展示国民党的实力,蒋介石批了八万元的预算,用于陈嘉庚在重庆的开支和日常活动。为了能将这八万块发挥到极致,国民党军官可谓是“煞费苦心”,光是在机场迎接的使团,就有上千人之多,还有专门的仪仗队列队。 这个阵仗可把陈嘉庚吓了一跳,而让他更震惊的,是在孔祥熙豪宅的欢迎宴会。这场宴会可以说是极尽“奢靡”,在坐的有国民党的大小官员,大家杯酒之间互相奉承,尽显“官僚”的风气。 除此之外,陈嘉庚还发现了国民党内部的“贪腐”之风盛,他好心提醒蒋介石要“约束”下属,蒋介石却觉得陈嘉庚是“小题大做”。 在重庆的这趟考察,陈嘉庚可以说是吃了一肚子的“气”,要知道当时正处于抗日的艰难时期,国民党内部“享乐”之风盛行,都想着“中饱私囊”,丝毫没将国家大义放在心上。 结束重庆之行后,陈嘉庚就到了延安考察,这里的人文风貌,和“奢靡”的重庆截然不同。 陈嘉庚落地延安,没有隆重的仪式和阵仗,只有毛泽东等几位领导人和寻常的百姓。他们来接陈嘉庚到共产党的驻地,一路上既能了解延安的风土人情,又能熟悉下共产党的革命主张。 细心的陈嘉庚发现,共产党内的领导人和普通的百姓没什么差别,就连衣服的布料都大差不差。等到陈嘉庚来到毛泽东的住所,就更加的震惊。 毛泽东居住在一个窑洞里,里面就放了一张木床和简单的桌子。这张桌子既可以用来办公,又可以用来当餐桌招待客人。 到了饭点的时候,菜就是简单的土豆和辣椒,最值钱的一碗鸡汤,还是邻居端过来的。毛泽东解释了延安的现实情况,陈嘉庚却颇为感动,直说道,“共产党才能让普通的百姓看到希望!” 请陈嘉庚的这顿饭,总共花了1块5毛钱,但陈嘉庚却看到了共产党“办实事”的态度,这才断言“只有共产党能给中国带来希望!”
陈嘉庚在延安吃了一顿当时价值一块多钱的饭,回去就觉得请他吃饭的润之先生太苦了,跟
风城春史呀
2025-05-12 14:09:26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