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牺牲后,她的“娘家人”现在如何了?看到“妹妹当老师,第三代没有一个科级干部

甜筒讲 2025-05-12 14:10:02

杨开慧牺牲后,她的“娘家人”现在如何了?看到“妹妹当老师,第三代没有一个科级干部”,觉得毛主席一家太伟大了!

想当年,杨昌济那是毛主席在湖南一师上学时的铁杆导师,这位中西合璧的大学教授,不光给毛主席的思想添了把火,还把自己宝贝闺女杨开慧的未来给搭进去了。可革命这条路,真不是一般的颠簸,杨开慧为了它,连命都不要了,家里头也是散了架。就像鲁迅说的那样:“悲剧就是把好东西给砸了,给你看。”杨家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嘛。

本来,杨昌济一家子是典型的书香门第,老爹教书,老妈持家,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安稳滋润。但国家不太平,有志气的人哪能坐得住?杨昌济从海外镀金回来,一门心思扑在教育救国上,结果还真让他挖到宝了——毛泽东这颗金子。他那是真下功夫,把自己肚子里的墨水一股脑儿往毛主席那儿倒,最后还促成了一段革命佳话——小闺女杨开慧和毛主席喜结连理。不过啊,革命这条路,简直就是“步步惊心”加强版。1930年,杨开慧不幸被捕,然后就被咔嚓了,那时候她才29岁,正值青春年华呢。她留下的三个小萝卜头,就交给了大哥杨开智来带。但你说这命运吧,它就是爱开玩笑,杨家的人一个接一个遭殃:杨开智的女儿杨展,在延安也牺牲了;还有杨昌济的弟弟杨昌恺的儿子杨开明,25岁的小伙子,在汉口也被敌人给干掉了。这一大家子,为了革命,那真是豁出去了。

说来也怪,杨家后人却从来没跟国家张过嘴,要啥特殊待遇。杨开慧的小妹杨琼走得早,就剩下一个杨开英,继承了老爸的志向,在大学当老师,一辈子清贫如水,从没想过靠姐姐的关系捞点啥好处。毛主席见了她,都是笑眯眯地叫“霞姐”,还给她老妈写信祝寿,但这姐们儿硬是没动心,继续当她的普通老师,一直到1973年,因病离世。

到了杨家第三代,更是低调得不行。杨开慧的外甥女伏明达,退休后还拿退休金给学校捐款做好事,从来不说自己是谁谁的亲戚。更绝的是,杨家第三代居然没有一个人混成科级干部,都是踏踏实实的普通劳动者,默默无闻地活在人群里。这就是杨家那些事儿,一家子为了理想那是拼了老命,最后还乐意回归小日子平淡如水。他们的做法,让人打心底里佩服,同时也让人琢磨:瞧瞧人家毛主席一家,牛气的地方不光是干了多少大事儿,更重要的是人家对权力那是一点不贪心,初心跟磐石似的坚定不移。这就叫“大人物咱得仰望,好榜样咱得跟上”,这份精神,咱得时刻揣心里,忘不了!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甜筒讲

甜筒讲

甜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