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李太后得知身边的宫女怀有身孕,恼羞成怒,命人将宫女乱棍打死,此时,宫女哆哆嗦嗦,哭泣着拿出一样东西。太后眼睛一亮,转怒为喜,快把她带下去好好伺候。 明朝宫廷里,宫女的命薄得像张纸,风一吹就破。1582年春,李太后听说身边一个宫女怀孕了,气得要命,立马让人把她拖出去打死。可就在棍子要落下的那一刻,宫女哭着掏出个东西,李太后一看,脸色大变,从怒火冲天到满脸惊喜。 明朝万历年间,紫禁城里的规矩严得让人喘不过气,尤其是宫女,地位低得不能再低,稍微犯点错就可能没命。1582年春天,一个叫王氏的宫女被查出怀孕,这在宫里可是大事。宫女怀孕不仅丢人,还可能牵扯到皇帝或者哪个大人物,查不清楚就得死。李太后是个硬茬,管宫里的事从不手软,听到这个消息,立马下令把王氏乱棍打死。可就在这时候,王氏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李太后一看,认出这是皇帝朱翊钧的信物,立马改了主意,让人把她带下去好好照顾。 这块玉佩不是随便哪来的,它是皇帝赏给被宠幸的宫女的信物,证明孩子是皇上的。原来,王氏怀的是万历皇帝的骨肉。李太后那会儿正为儿子18岁还没孩子发愁,这下子宫女怀孕,她反倒觉得是个喜讯。毕竟,皇室血脉不能断,她得保住这个孩子。王氏也算运气好,一次宠幸就中了头奖,保住了命。 几个月后,1582年秋天,王氏生下了皇长子朱常洛。宫里一片高兴,皇帝还下令大赦天下,按理说该给王氏封个妃子。可万历皇帝压根不喜欢她,甚至有点讨厌她,觉得她出身低贱,不配当妃子。王氏虽说生了皇子,日子却过得比普通宫女还惨,吃穿用度都扣得要命,连个像样的住处都没有。 到了1586年,皇帝最宠的郑贵妃生了皇三子朱常洵,立马被封为皇贵妃,风头盖过所有人。郑贵妃仗着皇帝的宠爱,开始挤兑王氏母子,把他们赶到偏僻的景阳宫,还派人盯着,吃的穿的都不够。王氏一个生了皇子的人,日子过得跟下人差不多,朱常洛小时候也跟着受苦,连像样的衣服都穿不上。 万历皇帝对朱常洛这个长子也没啥感情,比陌生人还冷淡。朱常洛12岁了还不识字,大臣们劝了好几年,皇帝才不情愿地让他读书。其实皇帝心里更想让郑贵妃的儿子当太子,可李太后和朝臣都支持朱常洛。皇帝跟大臣们为了立太子的事,斗了整整15年,期间不少官员被罚,甚至丢了命。 皇帝还嫌弃王氏是宫女出身,不想让朱常洛当太子。李太后听了这话不乐意了,说自己也是宫女出身,皇帝哪来的资格瞧不起人。皇帝被吓得赶紧认错。1592年,朱常洛19岁,在太后和大臣的压力下,终于被立为太子。可王氏的日子一点没变好,反而更糟。皇帝故意不让她跟儿子见面,把她住的地方封得死死的。王氏想儿子想得眼睛都哭瞎了。 1611年,王氏病得不行了,朱常洛求着皇帝让自己见母亲一面,皇帝才勉强同意。母子俩见面时,王氏已经认不出人了,只能靠摸脸知道是儿子。她想说点啥,可郑贵妃的人盯着,她啥也说不出口。不久后,王氏死了,皇帝随便找块地埋了她,连个像样的葬礼都没给,陪葬品只有她用过的破银盘和一个旧壶。 1620年,万历皇帝死了,朱常洛继位,成了明光宗。他一上台就给母亲追封皇后,想好好安葬她,可惜没一个月他就病死了,没能办成。1621年,朱常洛的儿子朱由校当了皇帝,也就是明熹宗。他想着祖母生前的苦,下令把王氏跟万历皇帝合葬,还放了很多金银珠宝陪葬。王氏活着没享到的福,死后靠儿子孙子补上了。 这事看着挺唏嘘。王氏靠一块玉佩逃过一劫,可后半辈子过得比谁都惨。万历皇帝对自己的亲儿子和母亲都这么狠,皇权这东西真是冷得让人发抖。李太后关键时候救了王氏,可也没能让她过上好日子。宫里的人啊,哪个不是被权力推着走,命硬如王氏,也逃不过悲剧的下场。 再说朱常洛,当了皇帝才29天就没了,史书上说他身体不好,可也有人说他死得蹊跷。郑贵妃那帮人一直没消停,谁知道有没有暗地里使坏。朱常洛活着的时候受尽冷眼,好不容易熬出头,却没机会翻身。王氏母子的命,像是被宫廷的规矩和皇帝的冷心绑得死死的。
公元前91年,卫子夫绝望上吊自尽,临死前道:“陛下我跟你四十八年,太子据儿做了三
【2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