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吃饭时,儿媳边夹菜边说:"妈,过两天我妈要来带娃,您回乡下歇半个月吧!"我一听这可是好事呀,正好可以歇歇回老家看看一些老姐妹!当晚收拾行李时,我特意把小孙子的汗巾、隔尿垫仔细叠好放进衣柜,又在厨房把常用调料贴上标签——盐罐上画朵小花,鸡精icon罐子系根红绳。儿子过来帮忙,欲言又止的样子,我笑着拍他手背:"放心,你丈母娘疼孩子,比我还细心。
第二天清晨,我站在玄关处最后检查行李,瞥见鞋柜最上层摆着小孙子的卡通雨靴。那是上周我带他去公园踩水时买的,鞋底还沾着半粒风干的泥土。我踮脚把雨靴放进行李箱侧袋,想起他穿着雨靴在水坑里蹦跳的样子,银铃般的笑声还在耳边晃荡。亲家母爱干净,说不定会嫌这靴子脏,可我总想着,万一她带孩子去菜园玩呢?这靴子能派上用场。 儿子送我到楼下时,忽然从兜里掏出个信封塞给我:“妈,这是您的零花钱。”我推拒着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千块,还有张字条:“别总买便宜菜,多吃点肉。”想起上个月我偷偷把他给的生活费藏进沙发缝,被他发现时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般手足无措。此刻阳光穿过香樟树的枝叶落在信封上,映出他年轻时穿的校服颜色——那时他总嫌我往他饭盒里塞红烧肉,说“同学都笑我是妈宝”。 正说着话,儿媳抱着小孙子匆匆赶来,发丝间还沾着没来得及梳开的睡痕。“妈,差点忘了,”她从兜里掏出个小药盒,“您上次说腿疼,我给您买了钙片,每天早饭后吃一粒。”小孙子突然伸手抓住我的围巾,往嘴里塞了塞又咯咯笑起来,口水把毛线都洇湿了。我捏捏他肉乎乎的小脸,闻到他身上有我昨晚给他涂的宝宝霜味道,是清新的柠檬香。 公交车到站的提示音打破了温馨。我接过儿媳递来的保温杯,触到杯壁上贴着的便利贴:“小米粥里加了南瓜,您胃不好,趁热喝。”想起前晚她站在厨房门口,看我给调料罐贴标签时欲言又止的模样,原来她都记在心里。车子发动时,我从车窗探出头,看见小孙子正挥舞着我的老花镜,儿媳在旁边着急地喊“别摔了”,儿子则笑着举起手机拍视频,阳光落在他们身上,像幅暖融融的油画。 回到老家的第一晚,我在院子里择菜,听见隔壁王婶跟儿媳在打电话:“你婆婆可算回来了,天天念叨孙子吧?”儿媳的声音透过窗户飘出来:“妈在这儿时,我连孩子几点喝水都不用操心。她走了我才发现,厨房调料罐上的小花是盐,红绳是鸡精,连酱油瓶都贴着‘炒菜用’的标签......”我握着豆角的手顿了顿,忽然想起她第一次下厨时,把鸡精当成盐放进汤里,被儿子笑了整整一周。原来那些我以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她眼里都是沉甸甸的心意。 第三天午后,我坐在槐树下跟老姐妹们织毛衣,手机忽然震动。点开视频通话,小孙子正趴在爬行垫上,面前摆着我缝的布老虎。“西西,叫奶奶。”儿媳的声音从镜头外传来。小家伙抬起头,眼睛亮得像缀着星星,奶声奶气地喊:“奶——奶——”接着抓起布老虎往镜头上凑,虎头蹭到屏幕时,我听见亲家母在旁边笑:“这老虎针脚真密,我在家找了半天线头都没找到。” 傍晚淘米做饭时,我发现米缸里埋着袋真空包装的排骨,旁边还有张字条:“妈,这是您上次炖的那种,西西说香。”字迹力透纸背,最后那个句号洇开小片墨渍,像极了儿媳急脾气写作业时的模样。想起她刚嫁进来时,总嫌我做饭太清淡,如今却偷偷记下我炖排骨的火候,还学会了用真空袋保存食材。 临睡前接到儿子电话,他吞吞吐吐地说:“妈,其实......其实是西西外婆怕您累着,才提出过来带娃的。她知道您腰不好,总偷偷揉......”我望着窗外的月亮笑了,想起亲家母第一次来家里时,看见我蹲在地上擦地板,慌忙把我扶起来:“妹子,使不得,这腰要是伤了,老了可遭罪。”原来所有的“回去歇着”,都是藏在柴米油盐里的心疼。 第十天清晨,我正在院子里晒小孙子的汗巾,听见院门外有汽车鸣笛。打开门一看,儿媳抱着小孙子站在阳光下,身后是亲家母和儿子。小孙子看见我,立刻张开 arms 扑过来,手里还攥着块咬了一半的米糕:“奶奶,糕糕,甜。”亲家母提着个竹篮跟进来,里面是新鲜的草莓:“妹子,西西说要给您摘草莓,我们就开车来了,没提前打招呼,吓着你了吧?” 厨房的蒸锅又开始冒白雾,这次蒸的是亲家母带来的糯米粉。小孙子趴在我背上,手指戳着我头发里的白发:“奶奶,白,糖。”儿媳在旁边切草莓,刀刃碰到瓷盘发出清脆的响:“妈,您走后,西西每天都要去您房间闻闻,说有奶奶的味道。”阳光穿过纱窗,落在调料罐的小花和红绳上,恍惚间竟像从未离开过。 原来有些告别不是分离,而是爱换了件衣裳,从“你留下”变成“我来看你”。就像老槐树的根系,在地底悄悄缠绕生长,表面的枝叶看似各自舒展,根须却早已在黑暗里织成温暖的网。我抱着小孙子站在灶台前,看亲家母往蒸好的米糕上撒草莓碎,儿媳在旁边调蜂蜜水,忽然觉得这世间最浓的亲情,从来不是血脉的单向付出,而是你来我往间,把日子酿成了最甜的花蜜。
用户10xxx66
相亲相爱一家人。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