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歌唱祖国》的作者王莘,他是国歌创作者冼星海的学生。他最初创作出《歌唱祖国》并投稿给《天津日报》后吃了闭门羹:《天津日报》觉得这首歌不太合适,就没有看法,并把这首歌还给了王莘。 王莘十分沮丧,这首歌可不仅仅是一首歌,而是凝聚了他的情感的心血啊。这首歌,在王莘自己眼里,其创作是极其不易的。 王莘是在1950出差北京,路过天安门广场,并看到天安门盛况,听到祖国儿童在天安门前吟唱后,突发灵感,结合自己这些年的革命经历,继而创作出这首歌的。 王莘在天安门广场,用冼星海送给他的那支笔,将灵感写在烟盒上。又在出差回天津的火车上完成了这首歌的词曲创作,王莘后来回忆自己在火车上创作时的场景时说:“我当时又唱又手舞足蹈又写,而且还一会哭一会笑,把对面的老太太都吓跑了,以为我是精神病。” 将歌曲创作出来后,王莘激动不已,他确信这首歌唱出了无数和他一样热爱祖国且对国家充满信心的人民的心声,这样的歌曲,一定会深受人民的喜爱。 也因为非常确信,王莘的歌被拒后,他很快调整了心态。他心想:“不能通过媒体宣传,我就自己宣传。” 说干就干,王莘自己掏腰包,将《歌唱祖国》的词谱全部印发出来,然后在大街上,一张张分发给大家。他还真诚地对大家说:这是我给国庆一周年的献礼,请你们一定看看,并且唱唱这首歌,太感谢你们了。 天津的人们开始唱这首歌,果然,人民喜欢上了这首歌,它很快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天津方面后来因为这首歌大火,而将这首歌编入了著名的《大众歌选》上。可因为王莘并没有将自己的名字印在歌谱上,人们并不知道这首歌的作词作曲者是谁。 很快,《歌唱祖国》开始有了首场公演,公演的地点是在天津的耀华中学礼堂。1951年春天,王莘又将《歌唱祖国》的歌片制作了出来,然后送到了北京工人合唱团,在北京电台的帮助下,这首歌开始红遍大江南北。 这首歌彻底火了之后,不知道这首歌作者的中国音协还为了找这首歌的作者,费了一番功夫,直到电话打到王莘这里,人家让他帮忙找这首歌的作者时,这首歌的作者才最终被确认。 1951年,作家艾青听到这首歌后,思虑再三,提出了两处修改意见:第一、原句“五千年文化辉煌灿烂”改为“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第二、原句“我们战胜了一切苦难,我们把敌人赶出边疆”改为“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这样改了之后,这首歌的歌词更加大气磅礴了。王莘对此感激不已。 1959年,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国广泛传唱《歌唱祖国》。有了周恩来总理的推广和介绍,这首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以至于后来,直接被人称为:国歌第二。 1965年,天津举行音乐演出,周恩来总理亲自到场。演出结束后,周恩来接见王莘时忽然问:“你改词了?” 王莘一脸茫然,周恩来继续道:“之前不是‘谁敢侵犯我们就叫它灭亡’,怎么现在改成‘谁敢侵犯我们就叫它死亡’?” 王莘立马明白了,这是因为大家太激动一时间唱错了,原词是没有改的。于是,他斩钉截铁地告诉周恩来说:还是原词“灭亡”,并没有改成“死亡”。 周恩来听了才满意地点点头。这件事,让王莘更加确定了这首歌的受喜爱程度。 王莘于2007年10月15日辞世,享年89岁。他去世后两年,《歌唱祖国》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这一结果,也算是为《歌唱祖国》一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图为冼星海和王莘
李嘉诚深夜发文,不是巧合,而是明白再不表态,他就完蛋了!从一开始李嘉诚把港口
【9评论】【7点赞】